“美元动态与世界变局”研讨暨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正表现出极端化倾向,并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受到不小的冲击。2020年10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由人大重阳运营)承办的“美元动态与世界变局”研讨暨成果发布会顺利举办,十余位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微信图片_20201026082408

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文主持。他表示,疫情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政策支持经济复苏,这些政策虽然在短期内稳定了美国金融市场与经济局势,但是却透支了美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并破坏了美元作为全球货币体系中心的基础。中国需如何应对不断去美元化的全球金融体系,怎样在美元不断衰落的大背景下逐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些问题都是相关学者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目前,疫情二次爆发与美国总统大选导致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全球性金融风险日益严峻。为此,我们应该深入的研究相关问题,更加积极主动思考美元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民币国际化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与之相对的货币战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则在开幕致辞中提到,“僵尸化企业”、“财务僵尸化”、“僵尸化经济”,也是金融治理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叠加以后,更加催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也加快了既有的变化。

中国驻IMF执行董事金中夏在主旨演讲中提到,近期的美国疫情二次爆发以及总统大选,都可能会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前景,不确定因素也正在增多,这对全球各国来说都是严峻挑战。不过,即使如此,美元仍很有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它的主导地位。当前,全球正在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在多大程度上会对美元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波兰原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科勒德克在主题为“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演讲中表示,中国需要积极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努力维护全球经贸秩序,并不断推进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跨亚欧大陆一体化战略,这些都是保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动力。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与助理研究员崔一喆代表课题组发布了《美国“财务僵尸化”——疫情期美元潜在破产危机的评估》主题报告。报告指出,自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美联储迅速将基准利率重新下调至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上升,美国国家债务规模也上升至27万亿美元。总体来看,美国政府与美联储的政策只能延迟危机的爆发时间,美国很有可能会因为一系列刺激政策深陷“财务僵尸化”的问题之中。

在专家研讨部分,相关专家围绕“美元动态与世界变局”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研讨会中中国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指出,美国目前靠赤字来支撑经济,正在逐渐陷入赤字“死循环”,而且政府在治理赤字问题上的不利,依赖印钞支撑经济,但经济如果得不到恢复,就会大大地损害了美国维持其债务可持续性的能力。

中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廖群表示,美国的债务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债务总量已经很大,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二是美国不但债务总量很大,而且根据它的债务结构和债务的性质,意味着它的风险会更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研究员边卫红则从长周期的视角探讨了美元影响因素,在繁荣环境下,经济快速增长,社会预期乐观导致风险偏好较高,并积累大量的债务泡沫,贫富悬殊差距进一步拉大,最终爆发债务危机。此时,央行不得不大量印钞拯救经济,并促使出现货币超发的现象,由此进入到债务重构的新循环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表示,最近疫情让我们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其中有一个病症可以用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那就是渐冻症。渐冻症的几大特点是肌无力,呼吸困难,容易疲劳,这恰恰是现在美国经济重要表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副所长涂永红则强调,债务增长的问题,不是美国一个国家的问题,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全球已经进入低增长的状态,不仅是经济增长慢,贸易、投资、利润,还有人口增长也很缓慢。此外,美元目前依然坚挺,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以后,美元的地位是在增强的,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美元还将是最主要的货币。

研讨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主持。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