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机构判断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 海外资金料加速涌入布局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1日电(记者 杨溢仁) 近期,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引发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率先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走出,生产和消费的复苏仍在有序进行,叠加海外发达经济体当前面临第二波疫情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的投资料为大势所趋,而这亦将支撑人民币进一步走强。

多因素共振驱动人民币升值

5月29日至10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从7.1600升至6.7135。在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驱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就基本面考量,5月中旬以后,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活跃程度逐步提升,呈现“先内需、后外需”“先投资、后消费”的改善局面,且经济在8月以后呈现出了加速回升的态势。而同期,尽管美国经济有所“解冻”,可疫情显著反弹,对经济活跃度的提升形成了抑制。这带来了中美经济恢复节奏的明显差异,反映到汇率上,必然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升值。

其次,就政策因素分析,5月中旬以后,国内货币政策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对基础流动性的投放变得更为谨慎,政策由前期的“较为宽松”向“相对稳健”转变,市场利率亦掉头上行。与此同时,美联储宽松政策持续加码,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张。中美货币政策“谨慎稳健”和“超级宽松”形成反差,也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升值。

最后,就中美利差来看,经济基本面恢复节奏的差异和货币政策取向的分化,致使中国国债利率逐步上行,而美国国债利率低位徘徊,中美利差拉阔,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是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升值的直接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多数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年内不会明确收益率曲线控制的政策,毕竟在疫情控制和经济修复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之前,政策刺激断档可能会影响经济复苏路径。

截至10月10日收盘,中美10年期国债的利差依然高达241BP。

“当前,相比欧美等国家,全球普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更为乐观。在此背景下,境外机构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即外资流入进一步提速实属必然。”一位券商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亦指出,中国的经济和利率领先全球回升,则资本项下资金的持续流入符合预期。

境外资金加速流入中国债市

可以看到,IMF此前发布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仅对中国给出了全年实现正增长的判断。经济前景向好将能够吸引资金向境内流入。尤以债券市场来看,截至2020年9月末,从“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达2171家。9月“债券通”共计成交5270笔,涉及金额4190亿元,净流入稳定,日均成交190亿元。

另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的统计月报,9月,境外机构于国内的债券托管量净增达1374.59亿元,规模依旧相当可观。

显然,在收益优势与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下,境外投资者正持续加仓中国债券。这从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均纳入中国债券的举措中亦可窥一斑。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和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保持着较高的息差水平(外资大量涌入的根本推动力量)、国内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动离岸和在岸市场运行规则统一的大背景下,外资持续流入中国市场仍是大方向。

“展望后续,如果人民币汇率始终处于震荡偏强的方向,那么对于境外资金而言,人民币资产仍有不低的吸引力。”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陈健恒指出,尤其就债券市场来看,即使完全对冲汇率风险——考虑到对冲成本在2至3个百分点,投资中国的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依旧会有不错的收益。特别是在7至8月之前进入的境外资金,目前应该已经积累了不错的汇率层面浮盈,可以选择进行汇率锁定。

总之,正因为中外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以及利率存在一定的背离,所以对境外资金而言,投资中国资产可能是短期内的最佳选择。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判断,人民币已进入升值周期。

不可否认,人民币在积累了较大的升值幅度后,虽然可能也会“歇歇脚”,短期偏震荡或者回调一些,以等待一些变量的进一步明朗。但如果拉长时间维度考量,当前业界更倾向于认为,人民币汇率在目前的基础上还有再升值的空间。

一方面,双顺差格局(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犹存,中国疫情的防控领先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亦快于其他经济体,这些均对人民币汇率构成坚固支撑。

另一方面,疫情变化和疫苗情况是影响经济活跃度的关键因素,在疫苗未投入使用的情况下,美国疫情显著改观难度较大,经济恢复节奏较难提升,美元将维持弱势。

华西证券研究所预计,10月底之前人民币兑美元将维持相对强势。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