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发布】中银协: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合计金额12.67万亿元 同比增长36.33%

新华财经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吴丛司) 中国银行业协会26日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9-2020)》指出,2019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呈现出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保持持续增长,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比例继续提升,证券投资领域跨境结算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在全部跨境结算中占比继续提升等特点。

报告指出,境外主体继续参与境内金融市场,外资持续流入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全面取消了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同时伴随着20号胶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中心挂牌交易、“沪伦通”开通等,可投资品种不断丰富。

2019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08%;其中实收10.02万亿元,实付9.65万亿元。跨境人民币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重为39.51%,人民币已连续九年为我国第二大国际收付货币。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部分企业停工停产,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略有波动,但随着国内疫情缓解、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多家商业银行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流程,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人民币的全球支付占比回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实现了“双增长”。

2020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继续保持平衡,全国收付金额合计12.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33%;其中收入6.31万亿元,支出6.36万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为1.76%,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顺应境外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和配置资产的需求增长,双向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密集推出一系列开放政策与措施,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了新动力。

报告指出,商业银行应把握金融市场开放成果,做强资本项目人民币跨境交易,深入研究金融市场开放相关政策,完善金融市场类业务产品体系,整合资源形成营销合力,优化管理模式适应业务发展,顺应大规模产业转移趋势,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依托自律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据了解,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四年发布该报告。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牵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汇丰银行(中国)11家常委单位共同撰写。


编辑:胡玉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胡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