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汤志贤:人民币全球支付功能排名相对提升 国际化需逐步推进

新华财经北京5月25日电(韩婕、韩韬)数据显示,人民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但其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仅为1.85%,低于第一大支付货币(美元)和第二大支付货币(欧元)。中国工商银行首尔分行贸易融资部主管、人民币国际化专家汤志贤认为,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不仅要看各类排名,还应该看实际细分数据。

从人民币国际支付功能排名提升角度看,汤志贤认为,人民币的支付功能排名的提升,更多的是排名的相对提升,并不是说全球支付功能在份额上的绝对提升,要看到进步,也要看到差距。实际上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不仅应该看各类排名,还应该看实际细分数据。虽然人民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但其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仅为1.85%,远低于第一大支付货币(美元)和第二大支付货币(欧元)。

但从人民币在全球通用性的角度来,汤志贤认为,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功能、储备货币功能、外汇交易功能,与人民币在全球的通用性,并非是同样的问题,之间不构成充分必要关系。据IMF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资产占比升至2.01%,约合2196.2亿美元,超过了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第六大储备货币。

谈及国际货币体系数字化发展对人民币全球化影响时,汤志贤表示,受疫情影响,黄金、债券、大宗商品等资产几乎全部遭到快速抛售。尽管国际货币体系总唯有美元保持强劲态势,但是伴随这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发展,对人民币而言,这不仅是机遇,也会是挑战。“如果人民币不能提高自身在全球数字货币体系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未来在数字化的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遇到更多阻力。”汤志贤称。

谈及我国加快金融开放的节奏对人民币下一步的国际使用有什么影响时,汤志贤认为我国目前持续加快的金融开放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正面作用。“一国货币发展为主流国际货币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能够在国际市场被自由兑换,目前人民币还未完全实现这一点。我国金融开放的系列政策中,有的直接与人民币自由兑换高度相关,有的则是间接相关,这些对解决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均有推动作用。”汤志贤表示。

汤志贤指出,“我国加快金融开放,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如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增加境外金融机构对人民币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了解度和参与度等,这些均对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量有较大益处。”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