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加油提速 倒逼银行练内功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见》作为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备受关注。

《意见》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相关规定中特别指出,要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进入2020年以来,虽然我国先后受到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和海外疫情持续扩散的冲击,但正如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所说,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政策导向,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不会受到疫情影响。

专家预计,我国金融业有序开放的进程会随着《意见》的出台再次提速。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此次《意见》的发布对银行业扩大开放意义重大。那么,如何解读《意见》?未来,银行业应如何进一步落实开放政策、强化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益处明显

《意见》特别指出,“要逐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推进境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

金融业放宽外资准入壁垒,对于银行业来讲,引入外资银行是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一系列推动金融对外开放措施的落地,为外资银行带来新的在华发展空间。银保监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4家母行直属分行和151家代表处,外资银行营业机构总数976家,资产总额3.37万亿元。

“引入外资银行,包括外资银行参股控股、设立独资银行机构等,会使我国金融体系主体更加多元化,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同时,引进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外资银行在经营管理与创新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温彬说,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扩大经营,在促进我国金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有助于促进中资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的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则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对我国银行业改革产生倒逼效应,有利于推动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居民的银行存款收益。

此外,金融领域的开放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将有助于拓展居民的国内投资渠道,提高储蓄投资收益率。”卞永祖说。

  面对开放银行业 需练好“内功”

多位专家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丰富我国银行体系的同时,也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温彬说。

然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银行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那么,我国本土银行类金融机构应该如何行动,把竞争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首先是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特别是中小银行,要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提高抗风险的能力。”温彬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这一话题自年初开始频繁被提及,监管部门也采取了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

在4月初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特别提到,今年会继续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提升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支持地方向部分高风险中小银行注入资金、可变现资产,或者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注资的方式,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同时,中资银行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战略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温彬说。

此外,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做好金融产品创新同样是我国银行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温彬提出,金融科技是银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工作的上佳之选。运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银行业可以在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的流程、模型等,从而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金融活则经济活。银行业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实体经济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需要,推动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与此同时,也使银行业自身得以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机会。”温彬说。

  持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尽管疫情突发带来不利影响,但金融系统在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持续推进金融开放措施加快落地。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业内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加油提速阶段,因此,加快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至关重要。

而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支持“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已列为今年的重要工作目标。工行表示,2020年会继续完善跨市场平台,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构建国际化发展新生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打造外汇业务首选银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国际化最高的中资银行,据悉,中行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海内外一体化发展,充分整合境内外优质资源服务国家战略,扎实做好“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投资经营行稳致远。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