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信贷总量结构双丰收 看央行如何“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支持实体经济

新华财经北京4月17日电(郝菁)在国务院金融委15日喊话“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把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之后,央行16日就亮出了一季度信贷“成绩单”,总量和结构双丰收。指出2020年一季度是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的承压期,金融逆周期调控力度大幅增强。

⇒ 总量: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一季度,各项贷款增加7.1万亿元,是季度最高水平。

⇒ 结构: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增强

且看央行如何“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支持实体经济

条分缕析:

抗疫需要资金支持

央行:专项再贷款安排!

♦ 数据

一季度,卫生和社会工作业贷款新增624亿元,同比多增286亿元;

一季度,批发零售业贷款新增4418亿元,同比多增2742亿元;

一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新增6289亿元,同比多增579亿元。

央行指出,抗疫和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得到有力贷款支持,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较快增长。

析⇒为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央行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自1月31日至今已投入1.8万亿再贷款再贴现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资金支持。

1月31日,央行宣布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向主要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重点省份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银行向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3000亿专项再贷款用于保供可谓是“保命”。据了解,获取专项贷款资金的企业涉及疫情防控所需药品、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等物资的科研、生产、购销、运输等环节企业,也包括生产、供应衣食住行相关重要生活物资的骨干企业。

4月10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截至4月8日,用于保供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的企业为6158户,相关银行对重点企业发放了优惠贷款237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是2.51%,财政贴息后实际融资利率是1.26%。目前,专项再贷款政策已在收官阶段。

中小微企业需要“救命钱”

央行:贷款和降准安排!

♦ 数据

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3.6%,不仅扭转了1、2月份增速环比下降的状况,而且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

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787万户,同比增长22.2%;一季度增加89万户,其中,3月份增加71万户,比1-2月份的18万户增加明显,出现了大幅反弹式的恢复性增长。

央行指出,小微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快速恢复了向上增长的趋势,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覆盖面扩大,增长出现大幅反弹,预计小微企业受益将持续加大。

央行表示,将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政策措施,继续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预计小微贷款的规模和覆盖面将持续较快增长。

析⇒疫情发生以来,除再贷款政策外,央行还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投放MLF等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适时下调政策利率,银行机构压降点差,带动LPR下行,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再贷款再贴现成了本轮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主力。本质同为央行向金融机构放款,如果以再贷款与2015年PSL作比较,1.8万亿的再贷款规模绝对量看已经超过2015年1.08万亿的PSL投放量,但相对量看占金融机构总存款规模均为1%左右,基本相当。

2月26日,央行宣布,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等。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引导中小银行将获得的全部资金,以优惠利率向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发行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全部用于发放小微贷款。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4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1万亿再贷款政策出台时间考虑的出发点是跟实体经济恢复情况进行衔接,与跟前期出台的3000亿专项防疫再贷款、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进行衔接,避免出现断档。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4月10日介绍,再贷款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截至4月8日,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支持了中小企业42.5万户,有序复工复产,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3453亿元,估计总的支持户数会超过50万户。1万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更具有普惠性,预计会支持超过200万户企业。

“目前在银行体系有授信的中小微企业一共是3000万户左右,所以1万亿元的再贷款政策可以覆盖全国7%-10%的中小微企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孙国峰说,再贷款对应的优惠利率贷款期限通常都是一年,这些优惠贷款在明年还会对企业发挥支持作用。一方面通过三个再贷款政策衔接,另一方面商业性的信贷支持也可以发挥衔接作用。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在机制设计上与前期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基本一致,若参照该模式,再贷款资金成本为2.5%,预计银行实际投放的贷款利率上限为LPR+50bp,以3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为基准为4.05%,4.55%利率显著低于目前小微企业贷款利率150-200bp,属于对小微企业的定向补贴。

央行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随着对中小企业迎来定向降准,现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上都有了相应的要求和政策措施,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通过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来给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同时要求银行将相关资金全部投向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再通过财政贴息来确保企业拿到的贷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切实保障相关企业能在疫情之后继续生存、正常经营,这是实体经济能真正恢复发展的基础。

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需要更多底气

央行:中长期贷款安排!

♦ 数据

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是2011年4月以来新高;

3月末,基础设施业(见注释)中长期贷款余额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

3月末,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

央行指出,目前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是2011年4月以来新高,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供给明显增加,服务业(不含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增速上升。

析⇒此前,在抗疫物资得到一定保障后,央行开始引导信贷资金向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区倾斜,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难点和痛点。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正是重点支持抗击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生猪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磷肥生产等春耕备耕关键领域,支持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等外贸领域,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也给予金融支持。

由此看来,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实现了“基数增、覆盖广、价格低”,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资金支持。据了解,全国约有2500家银行可以借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央行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借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的政策效果作为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指标,确保大多数地方法人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对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资金支持。同时,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同时合理设置贷款利率上限,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后期的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指明了是支持扩大对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重产业的信贷投放,覆盖面较5000亿再贷款再贴来说,不仅是范围上的补充和扩大,也是对此前政策的再次强化。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后,将来额度还可进一步增加。未来央行再贷款中的PSL也有可能重出江湖,与现有的专项贷款相结合,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定向支持作用,资金投向则可能从棚改转向基建。

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3月企业新增人民币贷款2.05万亿元,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多增9200亿元和98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8752亿元,比上个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多增2203亿元和5651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9643亿元,比上个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多增5489万亿元和3070亿元。

温彬认为,企业中短期贷款继2月份负增长之后双双转正,说明企业融资需求恢复。中长期贷款增加额显著好于近三年同期水平,说明3月企业融资不再是满足应对短期流动性需要,相反,低融资成本促进了企业投资类融资需求的增加。

中信固收认为,企业中长贷需求可能源自于基建预期的大幅上行,同时,近期政策层发力“降低社融成本”,贷款利率的下行利好信贷需求。

王青认为,2月以来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在量、价两个维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政策效果在3月得到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资金通过信贷、债市两个渠道,大规模流向企业。

下阶段货币政策怎么走

央行:分阶段把握好力度、重点和节奏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怎么走?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4月3日表示,一是分阶段把握好政策的力度、重点和节奏。二是继续用好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三是落实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新增的1万亿元。四是实施好定向降准,发挥好准备金工具的正向激励引导作用。五是积极推进LPR改革。六是加强国际合作,营造好的国际环境,与国际社会一起抗疫和稳定经济。

析⇒“后续货币政策的'宽货币+宽信用’将更加侧重于宽信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首要解决可能出现的信用收缩风险,扩信用的主要方向有三个:第一,基建领域,除中央主导的铁路、水利等重大项目外,也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房地产领域,因城施策的大基调下,部分前期房价调整较大的城市存在较大概率放松地产政策;第三,现金流较为紧张的优质企业,以西贝、海底捞等餐饮企业为典型案例的信用释放较具可复制性和参考性,优质外贸企业未来也可能得到重点关注。

温彬指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通胀拐点得到确认(3月CPI同比涨4.3%,涨幅出现了明显回落),为货币政策操作打开了更大空间。下阶段,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由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换,一方面引导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推动企业债融资利率下行;另一方面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引导LPR利率下降,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增强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在信贷投向上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基建、民生工程等领域支持力度,支持居民消费升级,提高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占比,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编辑:胡玉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