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继续暂停逆回购操作 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700亿元

新华财经北京4月10日电(张无)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4月10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因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零投放零回笼。从本周来看,央行未进行逆回购操作,因有7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700亿元。

受资金面变化影响,1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呈现短涨长跌态势。其中,隔夜Shibor上行16.7BP至1.3490%,7天Shibor上行13.3BP至1.8130%,3个月Shibor下行5.1BP至1.5070%。

近期,央行持续暂停OMO,但于一季度末重启并降低7天期逆回购利率20BP,幅度超出市场预期,4月3日宣布定向降准及大幅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货币政策节奏明显加快,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本次降准后后续还有降息,4月MLF利率及20日LPR报价利率也将下行,未来政策将着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加强对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重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银行机构体系”,“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等内容。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分析称,《意见》对于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映射到货币政策,《意见》提到,要“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这意味着存款基准利率的调降有望“稳妥推进”。从银行的角度看,当前企业融资端成本下降速度显著快于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速度,仅依靠央行降准降息难以令银行负债端成本调整速度赶上资产端收益率的下降,银行稳健经营的压力有所加大,调降存款基准利率的时机渐渐到来。预计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可能在近期落地。

李超对此表示,当前我国外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国博弈,全球政治、经济、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内有新冠冲击、经济下行、三大攻坚战等任务和挑战,同时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逆周期刺激政策和改革是两大政策解题思路。相比短期逆周期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当下国家积极出台改革政策,更有利于提振整体信心,通过深化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更有利于发挥我国的生产要素优势。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标志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由破到立的过渡阶段,全面进入“立”的阶段,改革红利将对我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形成中长期支撑。

海外方面,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赵伟认为,欧美主要经济体,在不断提高疫情防控及病毒检测力度后,疫情拐点可能在5月中旬之前陆续出现。欧美疫情“厚尾”效应,或导致疫情对经济活动压制的时长,超出预期。疫情扩散以来,美国经济活动大幅降温,卡车货运量、餐馆预定数等跌至新低;欧元区经济景气骤降,服务业PMI刷新历史新低。因防控措施不够严格、疫情传染性下降较慢等,欧美疫情出现“厚尾”概率较大,对经济影响时长或超预期。而新兴市场疫情趋向继续扩散,受低效的医疗体系等因素影响,易加大全球疫情的复杂性。

 

编辑:胡玉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