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向降准且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市场认为降息仍“可待”

新华财经北京4月4日电(郝菁 余蕊)央行4月3日发布公告称,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此次降准距3月16日定向降准仅过去不到三周,也是今年第三次降准,上次降准除受到跨季因素影响,资金利率有小幅攀升外,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充裕,同时央行在3月30日下调了逆回购操作利率,这使得货币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此外,央行还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这是继2008年从0.99%下调至0.72%后的首次调整。

分析认为,本次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下调超额准备金率利于提升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我国中短期政策利率均远高于零利率水平,政策空间充足,未来继续降息降准仍“可待”。

后续降息降准还有“戏”

当前,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生存困难,如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将外溢至就业生计、社会安定等方面。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引导中小银行将获得的全部资金,以优惠利率向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本次降准是对国常会政策的落实,体现了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旨在鼓励银行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用效率,推动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加大普惠金融贷款投放。

本次降准的对象是中小银行,根据央行介绍,降准后超过4000家的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6%。选择对中小银行进行降准,一方面由于中小银行数量众多,家数在银行体系中占比99%,而且它们扎根基层,天生具有普惠性质,是服务基层中小微企业不可或缺的力量。另一方面,在3月16日定向降准中,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准备金率优惠,因此本次定向降准针对于中小银行。

温彬指出,通过本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有助于支持中小银行更好聚焦主责主业,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实现精准纾困。下调超额准备金率,将银行存放于央行的超额准备金释放出来,有助于提升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目前,中小银行发展总体平稳,需要从资本和资金两个方面支持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温彬说,随着这次定向降准落地,中小银行对“三农”、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等领域的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进而也会增加资本需求。下阶段,还应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提高资本实力,确保中小银行平稳健康发展。

董希淼建议,应进一步改革完善LPR相关机制,深化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应抓紧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逐步下降。

“如此高频率的降准,既体现了逆周期调控逐渐发力,也说明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面临的急迫性。”温彬认为,下阶段,仍需要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工作,预计央行将于4月LPR公布之前,调降MLF利率,引导LPR下行。此外,即将推出的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的公司信用类债券,都有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保持较高正利率的国家之一,其中,政策利率体系中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3.15%,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2.20%。这意味着我国中短期政策利率均远高于零利率水平,降息空间较为充足。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分析认为,今年降准仍有空间,主要依据有:其一,新冠疫情给中国和全球经济带来明显负面冲击,未来稳增长任务紧迫,需要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其二,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其三,在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压力持续加大,尤其是中小银行压力更为明显,降准或定向降准有利于缓解银行成本压力、提高调降LPR积极性。预计今年共有约4-5次降准或定向降准,未来继续降准或定向降准可能性依然较大。

存款利率只是“暂时”不动

截至目前来看,央行在“降息”工具使用上,仍然比较谨慎,主要是调整OMO、MLF等政策利率为主,对于存款基准利率,央行多次强调“适时适度调整”,但仍然迟迟未动。而有不少银行和市场人士呼吁,更快速有效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工具是调降存款利率。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3日发布会上指出,存款基准利率是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压舱石”,不是不可以用,但是要充分评估。目前,通胀水平比较高,CPI在今年前两个月处于5%以上的高位,远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1.5%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兼顾经济增长和内外平衡,利率太低会使货币贬值压力加大。此外,存款基准利率跟普通老百姓的关系更加直接,如果“负利率”,要考虑老百姓的感受。

尽管如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分析师温彬表示,未来存款利率还是有调降的空间和必要。在他看来,央行所担心的通胀和汇率因素,在未来几个月压力会逐渐趋缓。下阶段,通胀水平会逐月回落,金融市场流动性趋于稳定后,美元下阶段还会进一步走贬,人民币对美元还会有被动升值。届时,无论是通胀还是汇率对存款利率调整约束均会下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