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自贸区债券业务发展定位与举措研究

本报告立足于我国金融业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等的战略背景,结合近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债券业务及跨境投融资创新业务中积累的经验,将上海自贸试验区债券业务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定位聚焦于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债券业务应服务于在岸市场开放,探索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基于境内债券市场现状和相关国际经验梳理,本报告建议以“监管沙盒”方式,借鉴国际经验,推行符合市场化特征的备案制试点,构建以投资者风险自担为前提、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中介机构尽职履责为基础、以市场自律管理为保障的债券发行备案制试点方案。试点方案建议强化备案流程公开性、推行试点额度管理机制、提高信息披露一致性和可比性、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差异化管理安排、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完善投资者赔偿制度。在中介机构选择方面,创新提出基于现有招投标平台的“投票选择中介机构”管理模式。此外,建议对接境外投资者特点,试点采用国际化市场规则。例如,探索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回购/金融衍生品主协议、司法仲裁等方面的选择权,试点由中央托管机构实施债券投资税收的代扣代缴。

第二个层次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债券业务应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探索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在广泛调研吸取政府部门和市场机构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本报告建议以跨境发行为核心,强化债券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在产品创新方面,一是对接“一带一路”投融资需求,试点发行丝路主题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借鉴“银登模式”,试行穿透式信息披露机制;优先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依托中央结算公司跨境发行平台试点推出相关产品。二是对接长三角政府和企业融资需求,试点发行集合债券等创新券种,服务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项目融资;推出配套衍生工具,拓宽衍生品交易参与者范围。在服务创新方面,一是深化金融基础设施职能,为中资企业在自贸区发行境外债券提供后台服务;二是拓展金融市场基准定价功能,支持面向全球金融市场的金融信息服务;三是丰富金融担保品功能,拓展担保品跨境应用领域,推动人民币债券作为担保品在“一带一路”沿线跨境使用。

因本领域研究相关实证案例不多,需紧密对接国家关于自贸试验区与临港新片区建设相关战略,深入调研监管部门、境内外金融机构、发行人和投资人来形成科学论证。在此,对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与金融机构的领导、专家给予的帮助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由于时间仓促,错误或疏漏在所难免,加之课题组人员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欢迎各方面专家批评指正。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自贸区债券业务发展定位与举措研究》.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