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在改革开放中创新发展

中国金融家2019年09月24日15:00分类:人民币动态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特别是出境游,成为近年来中国人休闲度假的常见选择。而行前准备,往往离不开查汇率、换外币。

其实,小到个人出境旅游、留学,大到企业“走出去”、吸引外资,这些日常生活、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内容,都与高效严谨创新的外汇管理工作息息相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体制。197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我国外汇管理改革由此拉开序幕。4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外汇管理部门始终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推进对外开放、做好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今年6月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在配置外汇资源、平衡国际收支、增强宏观经济韧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过去40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从固定汇率到有管理浮动汇率的重大演变。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时机日趋成熟。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我国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2015年改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强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要参考上日收盘汇率,以反映市场供求变化。2016年明确“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提高了汇率机制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2017年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

可以说,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外汇市场供求中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得以更好发挥,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外汇储备管理运用日趋成熟 

外汇储备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1981年起,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新世纪以来,随着涉外经济发展,我国逐渐摆脱外汇资源短缺状态,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一方面,外汇储备加强中长期战略布局,审慎优化货币和资产结构,保障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增值,基本形成适应大规模外汇储备和我国国情的经营管理模式。2019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中有升,截至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192亿美元,较2018年末上升465亿美元。

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拓展多元化运用。2003年成立中央汇金公司,创造性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使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均位居全球前列,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进展顺利,职能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2011年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坚持市场化原则,不断拓展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为服务“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外汇储备是全球金融市场重要的投资者、是负责任的投资者,我们按照市场化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运作,尊重国际市场规则和行业惯例,维护和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潘功胜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如是表示。

外汇领域双向开放扎实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在开放的环境中适应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中赢得发展。为此,外汇管理部门积极助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进程中不断提高大国开放型经济体金融宏观调控能力。

为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外汇管理部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比如,改革完善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RQFII、QDII、RQDII等)外汇管理制度,便利并规范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熊猫债),支持扩大境内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互联互通的覆盖范围,完善债券通,推动“沪伦通”落地启动,继续扩大基金互认产品范围;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规范外资参与上市公司外汇管理,推动实施外籍员工直接参与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

另外,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比如,加强依法行政顶层设计,适时修订完善《外汇管理条例》;推进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改革,近年来先后实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企业单笔业务办理时间下降70%以上;提升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贯彻“事前准入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大幅节约市场主体“脚底成本”;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开展外汇管理改革先行先试,打造外汇管理改革开放新高地和试验田。

本刊记者获悉,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快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双向开放。近期重点工作包括:推动QFII、RQFII改革,扩大投资范围,研究适度放宽甚至取消QFII额度管理;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账户体系,统一本外币跨境资金池管理政策;支持科创板健康发展,做好“沪伦通”项下存托凭证跨境资金管理工作;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渠道整合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认为,随着对外开放加速,我国金融业将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力军。

跨境资本流动“两位一体”  

管理框架初步形成

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已初步形成。业内人士评价称,这有利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和外汇市场高强度波动,提升在开放条件下的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宏观审慎旨在维护外汇市场基本稳定,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以市场化方式逆周期调节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强化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监测监管。

微观监管则旨在依法维护外汇市场秩序,突出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打击虚假交易、欺骗性交易和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保持政策和执法标准跨周期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期性,坚持功能监管,加强行为监管,分类管理、合理引导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外汇管理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动资本项目开放、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有效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服务于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