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快推进面向东盟金融开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08日14:57分类:人民币动态

201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总体方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广西与东盟地缘相近等优势,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服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为我国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为广西发展指明了方向。广西将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同时,明确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是广西南向通道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

《总体方案》正式公布后,如何抓好贯彻落实、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成为广西需要认真解答的重大命题。为此,广西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五年实施规划(2019—2023年)》,按照统筹推进、夯实基础、重点突破的原则,确定了131项金融改革举措,明晰实施路径,绘就了推进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的“施工图”。

紧接着,自治区政府还将推出《广西关于加快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若干措施》和《广西关于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金融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体系。

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广西将经过5年左右努力,也就是到2023年,实现跨境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金融生态环境更加优良、金融监管更加协同高效,与东盟的机构互设、资金互融、货币互兑、监管互动、人员互联和信息互通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立起与全方位开放格局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通过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人民币东盟区域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水平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

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总体方案》获批以来,广西聚焦金融开放门户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主线,抓好一批创新突破大、落地见效快、示范效应强的重点改革创新事项,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着力建设一批重要金融发展平台。广西将探索创建保险综合创新示范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中国—东盟跨境金融创新示范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四大示范区”;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区域性货币交易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资中心、跨境金融中介服务中心“四大中心”;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财富管理服务基地、金融信息服务基地、金融交流培训基地“四大基地”;健全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黄金产业交易市场、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四大市场”。这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着力推进一批重大金融工程。以“金融集聚”为抓手,努力打造金融要素洼地,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城”加快建设。通过抓好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的开业运行,推动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面向东盟国际区域总部和中后台基地的设立,充分发挥大机构引领作用,吸引一批新兴金融业态的集聚。争取中国银联等机构面向东盟的大数据中心和研发基地在广西落地,打造金融科技洼地,为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运行提供服务。

着力引进一批金融人才。金融人才对于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有着关键性作用,广西已着手研究出台金融人才专项支持政策,打造人才发展良好坏境,吸引高层次金融人才落户,加快壮大金融人才队伍。

多项改革政策落地实施

为推动《总体方案》尽快落地见效,广西近期推出了包括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的90余项改革创新事项清单,多项改革政策落地实施。其中,光是“金融产品创新”就有22项,包含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广西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推动金融机构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供金融服务等内容。

开展跨境区块链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试点,允许自治区内银行通过区块链平台试点办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推动资金“脱虚返实”,解决中小企业跨境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通过对《总体方案》的推动落实,中国—东盟金融城金融集聚效应已初显,目前,中国—东盟金融城已汇集金融机构43家,越来越多的金融业态在涌入,金融市场主体不断丰富。

在跨境金融合作方面,在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积极推动下,中越双方金融机构签订首个《反洗钱合作备忘录》;开展中国—东盟信用评级动态监测等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已取得重大突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