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6月12日17:05分类:人民币动态

新华财经北京6月12日电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近日举行的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马骏,IMF驻中国首席代表Alfred Schipke,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执行院长张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程达明,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邱明围绕“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展开了讨论。

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

金融风险来自何处?

2017年之前的十几年,我国的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持续快速上升,宏观杠杆率(如M2/GDP)也在G20国家排名前列。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负债高企的高杠杆率会引起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因此,自2017年以来,决策层决定推行一系列“去杠杆”措施,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去两年来,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去杠杆政策初见成效。

但是,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政策操作力度较大,监管叠加等问题,影子银行渠道的快速萎缩也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违约问题。

马骏认为,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宏观政策的影响。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过于宽松,就会加大债务和杠杆问题。二是外部因素冲击,如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和银行出现资产质量问题。三是内部体制机制问题。比如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目标,会导致的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四是监管能力缺失或真空,没有及时识别和应对部分风险。

改变以GDP增速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核心目标

IMF报告曾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提出建议:为减少过度信贷扩张和债务累积,国家不宜设定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否则会导致地方政府大量举债。

Alfred Schipke表示,当下的金融风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为满足GDP增速目标,会导致地方过度举债。中国要实现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增长就不能只看GDP增速指标。全面就业和充分就业应该成为更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

马骏表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以GDP增速为主要政绩的考核体制是导致其过度负债冲动的主要原因。要达到降杠杆、防风险的目标,应该在解决这些体制机制问题上下功夫,包括将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从GDP增速改为稳定就业等。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将GDP增速目标从某个点位调整为一个区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GDP增速的关注度。马骏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应该完全取消GDP增速目标,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稳定就业、稳定物价和金融稳定。

通过资本市场改革分散和化解银行系统风险

张春认为,在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的情况下,中国短期内出现系统性风险概率不是很大。当前中国银行体系短期信贷规模过大聚集了较大风险,应该通过资本市场分散和化解。他建议,政府应转变监管模式和观念,减少对股票市场的行政干预,增强资本市场的“市场”属性和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动中求稳”和发展第三产业抵御外部冲击

鲁政委表示,股债汇的联动是系统性风险隐患的源头之一,其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协调机制失灵,无法应对大规模贸易冲突之类的外部冲击。

在他看来,解决的方法在于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和政策的灵活性。首先,需要转变思维,从静中求稳转向动中求稳。具体表现在,第一,汇率应该更灵活;第二,资本账户更开放;第三,货币发行机制更多样;第四,货币政策工具中价格与数量并重。其次,需要发展第三产业,将中国的消费在GDP比重中做大,增加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马骏表示,不确定外部冲击形成的金融风险将对实体经济和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要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导致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应该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汇率弹性是一个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马骏同意要重视支持第三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目的是将消费在GDP中的比例做大,降低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就可提高经济的韧性。

整合地方政府债务平台

程达明表示,要推动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和发展,应该把一个区域内的政府融资平台充分进行整合、做大做强,提升信用等级。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和发展,这些政府融资平台可能会形成一批公司治理先进、具有鲜明业务特色的先进国有企业。在这样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减少债务增量,最后达到杠杆率整体降低,从而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马骏指出,我国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地方政府平台类机构大量举债。将一个典型城市的二十多个平台整合成三到四个平台,可以帮助化解短期违约风险,提高金融稳定性,同时也可达到降低地方平台融资成本的目的。目前重庆、贵州、四川、浙江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验这种办法,总结经验后可以向全国推广。

解决风险的根本在于技术进步

邱明表示,不应该夸大金融科技带来的金融风险。国际和国内数据均表明,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总量只有1-2%。

邱明认为,由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使风控理论出现了进步的可能性。金融科技确实是有技术的属性,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包括网络的风险、数据泄露的风险等.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有合适的监管框架,也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就是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风险。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