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下一步资本项目开放将着力推动少数不可兑换项目开放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年03月26日09:33分类:人民币动态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2019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围绕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金融对外开放等话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潘功胜表示,下一步,资本项目开放将着力推动少数不可兑换项目的开放,提高可汇兑项目的便利化程度,提高交易环节对外开放程度,构建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改革

“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潘功胜在会上表示,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4.8%,小于新兴市场货币指数10%的跌幅,与发达经济体中的欧元英镑变动幅度基本相当。201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总体升值。

潘功胜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努力在提高汇率灵活性和保持汇率稳定之间求得平衡的做法,有效避免了人民币汇率无序调整的负面溢出效应和主要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对国际社会是有利的。灵活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潘功胜表示,未来要更好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提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潘功胜称,当前中国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良好。市场普遍预期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的空间受限。从各方释放的信息看,中美贸易谈判已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因素都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支撑。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经常账户更趋平衡

2018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美贸易摩擦、美元指数回升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涨后跌。但这并没有引发市场恐慌,外汇市场经受住了汇率波动的考验。

潘功胜表示,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18年,中国经常和资本项下均呈现小幅顺差,人民币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潘功胜表示,主要发达经济体在进行宏观政策调整时要更多考虑其对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新兴经济体应推进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降低内部脆弱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其中,经常账户方面,潘功胜表示,中国经常账户更趋平衡。“中国经常账户更趋平衡是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内外部平衡的反映,对全球经济再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客观反映出中国并不以追求经常账户顺差或者货物贸易顺差为目标。”潘功胜表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助于未来中国的经常账户差额保持在合理区间。

完善跨境资本流动

“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框架

对外开放是本次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最热点话题。潘功胜表示,将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标准,我国资本项目已具有较高的可兑换程度。下一步,资本项目开放将着力推动少数不可兑换项目的开放,提高可汇兑项目的便利化程度,提高交易环节对外开放程度,构建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潘功胜说。

潘功胜强调,中国仍是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新兴经济体。2018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在全球排名第2位,在新兴经济体排名第1位。未来,中国仍将是对长期资本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潘功胜表示,近年来,中国在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投资者范围、丰富风险对冲工具、便利跨境资金汇兑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改革,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信用评级市场开放、会计、税收政策安排等方面,开放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国际金融市场的高波动性是当今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及外汇市场高强度波动和冲击,提升在开放条件下的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是外汇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挑战。潘功胜表示,中国将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