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开行:中国债市持续吸引境外机构“走进来”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年01月24日11:08分类:人民币动态

1月17日,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论坛如期举行,会议现场观者如堵。中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参与机构、基础设施机构等的领导以及众多境外机构嘉宾齐聚北京,分享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的经验,探讨如何打造更高效、更开放的中国债券市场。

事实上,稳健、快速发展的中国债券市场正在成为全球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日益便捷,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从发行人、投资人和中介机构三个维度逐步展开,取得了较大进展,境外机构面临的准入限制和投资范围限制也在逐步放开。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的1200多家境外投资者入市,2018年境外机构交易量增长超40%,债券持有量增长超过50%。

当前,境外机构如何看待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进程,对于未来进一步提升投资便利性还有哪些期许?论坛前夕,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开行”)副行长英格丽·范威斯(Ingrid van Wees)女士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采访,阐述了境外投资者对当前中国债券市场的看法以及自身关心的部分问题。

中国债市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发行人“引进来”始于2005年,当时,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获准在中国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成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有益尝试。经过多年发展,不同类型的境外主体在我国境内发行债券的渠道逐步建立,境外投资者涵盖了国际金融组织、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众多类型的机构。

作为首批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国际金融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在助力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英格丽·范威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2005年在中国成功发行的10年期债券外,亚开行于2009年再一次成功发行“熊猫债”。亚开行的第二只“熊猫债”将在今年下半年到期。

在英格丽·范威斯看来,当前中国债券市场仍有着较大吸引力。她表示,从时机上看,亚开行今年重返“熊猫债”市场并发行第三只债券的可能性较大,未来将根据需求和市场机会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英格丽·范威斯表示,对于发行人而言,十分乐意看到市场信用品种众多,这具有积极意义。她表示,应当看到,在主权类机构已成为快速增长的发行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匈牙利、波兰、菲律宾)的同时,2018年的新政策也为包括亚开行在内的多边组织的发行重启预留了空间。此类发行人为本国和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多样性,也应被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重大进展。

  继续推动市场流动性改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论坛上表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三类通道,第一类是传统的通道如QFII和RQFII,第二类是直接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第三类是债券通。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净流入规模约为1000亿美元,占新兴市场的80%,反映了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强烈需求。

英格丽·范威斯认为,众多中国监管机构尤其是人民银行为投资者和发行人更好地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做出了持续的努力。和之前QFII/RQFII的成功相对应,2017年债券通的成功上线已被证明是固定收益市场的重大变革。下一个分水岭时刻预计是今年4月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彭博巴克莱综合指数,该指数是全球债券基金跟踪最多的债券指数之一。其纳入分20个月进行,直到中国债券的权重占53.75万亿美元指数规模的5.49%。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投资者可选择的投资产品范围更广,有利于更多的潜在投资者入市。

在继续完善中国债券市场相关安排方面,潘功胜在论坛上表示,将研究推动债券ETF等指数型产品发展、债券中央存管机构(CSD)互联互通。

市场流动性也是境外投资者较为关注的问题。英格丽·范威斯表示,市场投资者最看重的是市场的流动性、透明度和进出市场便利度。此外,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风险对冲工具也需相应推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