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明:立足实体经济释放外汇改革红利

《中国金融》杂志2019年01月17日16:48分类:人民币动态

作者|郭新明「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局长」

文章|《中国金融》2019年第2期

作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1994年成立的苏州工业园区从一片郊区鱼塘洼地迅速蝶变为全国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一名,成为苏南经济改革开放的样板。苏州工业园区一直是江苏外汇管理部门的重要服务对象,在其高速发展过程中,充分享受了外汇改革红利,同时也见证了我国外汇管理工作始终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前行的改革历程。

外汇管理改革支持园区发展壮大

便利园区货物贸易收支

苏州工业园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成立25年来进出口总量屡创新高。在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以下简称“江苏省分局”)率先实施了一系列便利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措施,支持园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率先开展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12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启动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用总量核查和分类管理取代原先的进出口逐笔核销,实现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的重大转变,拥有苏州工业园区的江苏省成为全国五个试点地区之一。改革的实施大大缩短了企业收付汇流程,为企业节约了大量人工和财务成本。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是首家进驻苏州工业园区的外资企业,年进出口量达100亿美元,综合估算核销改革可为企业年节约成本30万元。

主动探索保税区数字化外汇管理创新。为适应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功能建设和加快贸易便利化的需要,江苏省分局组织开发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监测服务系统”并于2013年11月上线运行,通过采集全口径数据及归纳全业务流程的方式,实现了进出口货物流与收付汇资金流自动匹配,既提升了外汇管理有效性,也增强了货物贸易的便利性。目前,该监测服务系统极大地适应了园区综保区贸易形态多样化的需求,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独特的公共服务支撑,吸引了众多创新型生产制造企业落户园区。

积极支持互联网时代电子单证业务发展。为便利互联网时代跨境业务需求,江苏省分局积极推动银行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时,以在线审核企业电子单证的方式替代传统的纸质单证。截至2018年末,苏州工业园区共有7家银行开办了电子单证业务,惠及130家企业,提升了企业和银行的业务办理效率,节约了业务办理成本。

推动银行自律机制建立关单核验“白名单”制度。为提高进口付汇效率,江苏省分局主动探索推动和指导银行外汇业务自律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进口报关单信息核验“白名单”制度,对优质企业实施进口付汇免予关单核验,苏州有69家入选“白名单”,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的企业占比达25%。这一制度设计精简了企业大量行政成本,提高了企业资金结算效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推动园区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2013年9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江苏省分局积极推进这一改革措施,简化单证审核,清理整合法规,助推园区服务贸易高速增长、集聚发展、结构优化。目前,服务贸易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外贸增长新亮点、经济转型新引擎,2018年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4%。

取消大额支付审批流程。改革后,服务贸易项下外汇收付无论金额大小均可直接在银行办理,其中超过5万美元的支付,简化了企业税务备案登记流程,无需提供完税证明。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每年有数额较大的服务贸易资金结算需求,境内外的设备调试费用、运费等月均支付约300万美元,改革的实施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人工和时间成本,推动该公司在苏州的投资经营和生产规模持续发展壮大。

取消小额支付审单要求。改革后,等值5万美元(含)以下的服务贸易汇款无需审核单据,银行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简化了业务流程。康普通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主营研究开发、测试装配、加工生产波导管、天线和滤波器等产品,每月均需对外支付5万美元以下的计算机软件服务费等服务贸易支出,改革的实施大大满足了企业对于支付结算业务时效性的要求。

精简业务办理证明材料。改革还简化了无形资产对外支付多达十来项的证明材料,企业仅提供合同、发票,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提交税务备案表前往银行即可直接办理支付。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迈锐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技术引进大户均表示,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极大地简化了前期材料准备,大幅缩减了相关费用的对外支付时间。

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

2016年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在包括苏州在内的全国12个城市试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新业态发展,江苏省分局主动作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出台相关创新配套措施。制定《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贸易外汇业务操作指引》,按照便利化优先的原则,建立以动态监测、总量核查和分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管理制度,明确登记备案后的跨境电商企业和个人可自行办理收付汇,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内资金结汇不受个人结汇年度总额限制等,有力地支持了苏州综试区新型贸易业态的快速发展。

积极做好多方协调。配合苏州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外汇管理功能模块,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海关税务、和国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强化联合监管。

持续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推动江苏银行、中国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与苏州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对接,便利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结算。截至2018年末,苏州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备案登记企业389家,累计备案进出口商品60997种,完成进出口交易155.06亿元人民币,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外汇管理改革助力园区特色产业生根开花

推动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和资本项目收入结汇便利化

2014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在苏州工业园区等16个地区试点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改革,允许企业资本项下资金无需提供交易凭证,直接结汇进入结汇待支付账户。此举有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约财务成本。意愿结汇虽然解决了企业结汇问题,但支付环节仍需提供各种单证,江苏省分局急企业之所急,积极争取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开展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改革,力图打通这“最后一公里”。2018年11月,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改革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企业资本项下资金无需进入结汇待支付账户,无需提交交易凭证,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结汇。此时,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资金调回境内后,适逢改革落地,从简化结汇手续到进一步简化结汇后支付手续,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外汇管理改革的政策红利。

探索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改革

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初级阶段,以加工贸易为主,价值链总体上处于生产、装配等低端环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为此,园区政府确立了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标,将培育和引进功能性总部机构、推动制造工厂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作为重点方向之一。

江苏省分局主动对接园区产业转型,将外汇管理工作前置,积极探索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促进苏州加工贸易企业衍生发展跨国公司财务结算中心。2013年6月,继北京、上海之后,江苏省获批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苏州工业园区2家企业率先在全省开展试点。目前,江苏省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已从2家企业扩大到70家,苏州工业园区经认定的省级总部机构39家,占全省的20%。

外汇管理改革聚力园区创新发展

支持创新投资企业投资需求

创新驱动是苏州工业园区持续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的关键战略,通过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发展,是创新型经济典型的商业模式。但是,早期外汇管理政策尚未覆盖非法人制的创业投资基金。对此,江苏省分局经过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创新制定了外商投资非法人制创业投资企业外汇管理操作细则,打开了合伙企业投资通道。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设立的第一支非法人制创业投资基金迅速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海外高新技术投资和创业风险投资快速发展。

支持企业投资回收退出需求

随着股权投资渐入高峰,三至五年后,前期出资的项目进入回收期,中方投资者回收的美元投资如何结汇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适时出台的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改革为企业带来了福利,该项政策允许境外投资收回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结汇,便利了股权投资企业投资变现后在境内再投资。

支持企业合理再融资需求

在国内初创企业蓬勃兴起的大势下,融资来源和融资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2016年1月,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放开了中资企业境外融资渠道,江苏省分局随即出台了具体的操作指引,推动苏州工业园区一大批中资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迅速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三年来,园区创业创新投资的旗舰企业——中新创投及母公司元禾控股已累计向境外融资1.1亿美元,投资项目覆盖医药、物流、语音技术、无人驾驶等高新尖行业。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集聚私募基金673家,苏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等资本要素市场先后成立,东沙湖基金小镇入选首批“江苏特色小镇”,区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800亿元,集聚硅谷PNP等众创空间80多家。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