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期待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期货日报2018年11月20日10:46分类:人民币动态

受美联储持续加息、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进出口企业在汇率方面面临较大风险。对此,部分研究人士认为,未来市场将面临更复杂的投资、生产环境,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人民币汇率等方面的投研能力,深入研究风险对冲工具,以更好地管理汇率波动风险。

数据显示,相较于2017年之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基本不超过4%,今年汇率波动率抬升了2个百分点,波动日益明显。“特别是进口企业,在今年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成本不断抬升,压力巨大。我家附近一家卖进口乳胶床垫的店铺,今年已经提价好几次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销量。”格林大华期货金融研究中心经理赵晓霞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还有一些在境外发债的企业也因成本上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一家企业年初在境外发了1亿美元的债券,如果当时的汇率是6.36,现在汇率按6.91算,即使不算其他成本,仅汇率方面这家企业就要增加5500万元人民币的成本。

南华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曹扬慧告诉记者,信息披露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企业中共有665家产生了汇兑损失,损失总计245.67亿元。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在此之前企业缺乏准备。“实际上,今年3月有客户向我咨询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当时基于对市场的理解,我预测人民币汇率未来将大概率下行,并建议他们提前进行准备。”谭雅玲说,2018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方向比较容易判断,市场预期比较一致,因此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风险预测及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境内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主要是通过银行间市场,企业本身对于汇率走势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据曹扬慧介绍,虽然银行目前提供了即期、远期、掉期和期权四种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但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随收随结、随用随买的即期交易。

“另外,也有企业会通过远期结售汇避险。这主要是因为远期结售汇相较于其他方式而言,交易起来相对便利,企业可通过银行直接交易,它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略低一些。”赵晓霞补充说。

统计数据显示,即期交易在四类外汇交易中占比在70%以上,有些特殊月份甚至可达90%,其次是远期。随着衍生品的日渐普及,期权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外汇期权交易逐步增多,有时候甚至会超过远期。

总的来说,银行间市场提供的四种工具,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满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的。但曹扬慧表示,这其中还存在着四方面问题:一是不同银行提供的工具会有一定差异,在这方面银行间市场的公开透明度不够;二是银行以提供工具为主,很少为企业提供汇率方面的咨询服务;三是目前交易以即期、远期为主,比较灵活的掉期和期权因为企业认知有限而缺乏交易基础;四是与银行结售汇都必须遵守实需原则,且有一定的门槛要求,有时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风险对冲需求。

人民币汇率期货虽然在境外市场已经成为比较热门的交易品种,但目前在我国境内并未推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对于离岸人民币需求逐渐增多。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统计,今年6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达到5845.21亿元,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对冲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日前表示,为帮助“一带一路”相关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未来将探索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上市。

据了解,目前新交所、港交所、CME等都已推出了人民币汇率期货,其中新交所和港交所的交易最为活跃,其标的都是离岸人民币。这些离岸人民币期货在交易机制上比较灵活,尤其是新交所甚至还推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期货合约,交易双方可以根据自身的汇率风险自行约定到期时间,能较好地满足大部分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但结算主要参考离岸人民币价格,离岸价格与在岸价格之间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境内企业来说,利用港交所或新交所的人民币汇率期货避险,一方面资金进出会有障碍,另一方面还面临着离岸与在岸的价差风险。”曹扬慧表示。

在曹扬慧看来,目前缺乏一个统一公开透明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外汇避险工具,因此有必要发展境内外汇风险对冲工具,比如期货、期权等场内衍生交易工具。首先,期货及期权合约分布在未来多个月份,可以为企业提供不同时间的风险对冲工具;其次,双向交易机制也非常有利于企业灵活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最后,期货、期权的保证金交易机制也可让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成本。

“实际上,如果人民币外汇期货在境内上市,外贸企业不仅能更方便地利用这些工具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避免因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而造成重大损失,企业也不必再想方设法去境外交易所寻找合适的套保工具,可以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这对于企业稳健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信期货研究部宏观策略负责人尹丹补充说。

另外,曹扬慧认为,衍生品工具的上市也有利于深化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只是大部分企业对于汇率衍生品的认知程度还不高,需要期货中介机构做大量的培育工作。”(韩雨芙)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