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6月16日12:42分类:中国央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姜楠)6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告,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担任新一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马骏2

马骏长期研究宏观经济、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汇率等领域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政策建议。近年来他在这些领域的著作包括《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人民币走出国门之路》、《地方债与政府预算约束》、《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利率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等。他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利率传导机制的动态研究》最近获得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2017年底,马骏提出,应该取消以GDP增速作为宏观调控目标,即不再设定和公布具体的GDP增长目标,而将稳定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他说,“在中国宏观杠杆率已经很高、金融风险不可忽视的情况下,继续设定年度GDP增长目标,会增大各级政府和国企加杠杆的冲动,放大金融风险和房地产泡沫,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强化数据作假的冲动。”马骏强调,“将宏观调控目标从GDP改为就业,应成为构建现代化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他和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合作的《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框架》新书中,马骏提出了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改革的建议,其中包括减少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明确政策利率、减少“准政策利率”数量、强化利率传导机制、提升央行决策的独立性、强化央行前瞻性指引的能力等。

近年来,马骏牵头开展了《金融危机的预警、传染和政策干预》和地方债务等与金融风险相关的课题。今年年初,在清华五道口举办的一个讨论会上,马骏指出,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宏观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导致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性的,尤其是与导致房价上升过快和地方过度负债的体制原因有关。比如,房价过快上涨解释了宏观杠杆率上升的1/3,而房地产泡沫反映了包括土地供给方式不符合需求变化、房产税缺位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建立房价稳定的长效机制。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以GDP增速为主要政绩的考核体制、大量设立开发区、地方债务缺乏透明度、上级对下级政府的隐性担保等都是导致过度负债冲动的原因。要达到降杠杆、防风险的目标,应该在这些体制机制问题上下功夫,包括将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从GDP增速改为就业、清理开发区、开征房产税、公布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强化地方人大对地方债务的监督能力,打破刚性兑付等。

马骏自2014年任职央行以来,就致力于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国际合作。2014年,他牵头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提出了关于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14条建议。2016年他主持起草了七部委绿色金融指导意见。三年来,他主持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绿色金融传播、推广和创新的主要平台。他担任共同主席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的全球发展绿色金融的七条倡议写入了G20峰会公报。

马骏于2014-2017年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2000-2014年初在德意志银行任职,曾担任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1992-2000年间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曾任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学家。1988-1990年间为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马骏于1994年在美国乔治城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在复旦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在投行任职期间,马骏曾四次被国际投资界权威的《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亚洲经济学家第一名、五次被该杂志评为中国分析师第一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