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定价转型——从宏观到微观看利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6月04日16:09分类:中国央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央行打了一套组合拳,反映“货币政策正常化“和”利率市场化“两个重点目标。让实际利率充分反映市场供需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存款放开这重要的一步已向我们走来。利率市场化此时的进一步推进,促使商业银行在如何提高“价格竞争力”上展开努力。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态度

5月央行发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随后4月经济数据也已出炉,《报告》和宏观经济经济数据是全面理解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和未来方向的一个重要窗口,《报告》明确了要“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两轨”逐步合“一轨”,趋向市场化的方向”。

易纲行长4月份在博鳌论坛讲话中也提到“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让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逐步使货币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双轨制’逐渐统一”。

虽然自2015年底央行已经放开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但行业自律机制一直存在。存款价格受到自律机制的限制上浮幅度有限,在降息通道结束后并不能随市场自由浮动,市场利率和金融机构实际利率的“双规制”一直并存,利率传导机制尚未畅通。

今年3月份自美联储加息以来的一系列市场动态和宏观数据说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确“还有一些“硬骨头”“,同时我们也看到央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明确态度。

二、美国加息是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外部因素之一

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2点,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了货币政策声明,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50%到1.75%的目标区间,符合市场广泛预期。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的首次加息,也是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以来的首次加息。

美联储为何再次加息?简单来说就是美联储认为就业和增长这两大基本要素表现良好,未来预期更乐观,经济复苏确立,所以需要加息收紧货币。自今年1月份议息会议以来,劳动力市场持续表现强劲,经济温和增长。同时,美联储今明两年的主要经济指标预期同去年12月份相比“大幅向好”。美联储上调了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分别为2.7%和2.4%,相较去年12月份的预测分别上调了0.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美联储还进一步下调了失业率预期。预计到2018年底,美国失业率将降至3.8%,低于去年12月份3.9%的预测值;到2019年底,美国失业率将进一步降至3.6%,远低于4.5%的长期合理水平。美联储预计,到2018年底,美国核心通胀率为1.9%,与去年12月份预测一致;到2019年底,美国核心通胀率为2.1%,相较去年12月份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美国30多年来最大的减税计划高达1.5万亿美元,给市场带来了强心针,也是加息的重要推手。

三、中国应不应加息

从外因来看,一)美国经济温和扩张、就业和通胀都保持强势,未来预期乐观;二)美国税改可能导致中国资本外流,如不加息,理论上带给人民币贬值压力;三)人民币去年以来对美元升值,目前汇率坚挺,技术上压力又不大;四)美国如果按照计划今年三次加息,将会使中美利差进一步缩小,债券等资产承压。

从内因来看,央行明确表示“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松与紧,要看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效果,以及市场流动性、汇率、股市、债市等多方面的指标,随行就市进行调节。

结合《报告》中的信息和刚刚公布的四月份经济数据,金融类的主要指标趋势如下:

1季度末末广义货币(M2)增长8.2%,4月末同比增长8.3%,上年同期增长分别为10.6%和10.5%;

1季度末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小幅放缓、定期存款比重提高;

1季度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4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上年同期增长分别为12.4%和12.8%;

1季度社会融资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0%,4月份社会融资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2%;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中略升,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略有上升;

货币市场利率总体较为稳定,略有回落。

总体上来看,今年前四个月的货币、存贷款、社融三项增速都低于去年同期,但贷款利率有上升,说明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相对还是比较旺盛,从最近的贷款发放上也能感觉出来。流动性有压力,存贷款利率也有一定压力。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仍然不小,但总体回落,说明利率从市场到实体的传导确实还不明显。

1季度CPI同比增长2.1%,4月末CPI同比增长1.8%,去年同期增长为0.9%和1.2%;

1季度PPI同比增长3.7%,4月末PPI同比增长3.4%,去年同期增长为7.6%和6.4%。

4月份的CPI和PPI环比都略有下降,CPI总体增速虽处于高位,但PPI增速比去年明显放缓,3.7%和3.4%比去年的7.6%和6.4%低了不少,只是尚未有效传导到CPI上面,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有所表现。结合其他一些领先指标来看,经济目前保持平稳运行,但趋势上仍有不确定性。

最近几天,违约潮起,加之资管新规的巨大影响,金融机构对信用风险的风险偏好将明显减低,流动性也受舆论影响趋近,从而推高实际利率和市场利率。

综合内外部因素,一方面资本流动的风险存在,我国的实际利率还是面临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是要继续去杠杆化解风险;再一方面也要兼顾经济增长,CPI是继续回升还是因滞后型而回落大家还有顾虑,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所以,在三者之间,利率是要保的,流动性也是要有的。

四、央行怎样应对

2015年以来,美国共加息七次,这次是2018年首次加息。中国作为应对,通常是采取公开市场操作进行“结构性加息”,即使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的形式;而对于存贷基准利率,2015年底最后一次下调后,一直没有再做调整。

本次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仍同之前几次一样未调整基准利率,而仅象征性地将7天逆回购利率上调了5个基点。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几周后的4月17日央行再度开闸,宣布大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达100个基点,用以置换即将到期的MLF,在保持货币中性原则下,对流动性结构有所优化。

众所周知,降准是给银行负债成本腾出了更多空间,但实际利率真的不升反降吗?4月13日,《证券时报》报道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即将放开的消息,同时多家商业银行已开始调整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整存整取利率上限已分别由之前的基准利率上浮1.3-1.4倍调整至上浮1.4-1.5倍。与此同时,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上限已分别由之前的基准利率上浮1.4倍、1.42倍、1.45倍上调到1.5倍、1.52倍及1.55倍,上调幅度显著。

央行这次打了一套组合拳,反映了“货币政策正常化“和”利率市场化“两个重点目标。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央行既符合宏观、又兼顾微观的政策意图,一方面通过小幅提高货币市场利率维稳市场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支持国内经济,避免二季度可能的经济下行,但又给予实际利率上升的空间。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对于加息的态度都是谨慎的,加息的理由不必赘言,加息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都要有相应的其他政策来对冲,美国有减税,中国有降准,共同的一点就是都会在加息同时补充市场的流动性。结合最新的经济走势,二季度还会有哪些货币政策出台,我们拭目以待。

五、推进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综合上述形势,让实际利率充分反映市场供需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存款放开这重要的一步已向我们走来。存款自律上限进一步提高,将使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真正深入。在存款竞争激烈的当下,上限放开可使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吸收存款,进而实现资产端更充分的“风险定价”。当然放开不代表简单地提高利率用“价格战”的手段竞争存款,而是使银行定价更加灵活,不同银行根据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和风险状况,灵活调整存贷两端的利率,自行控制利差。

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了,使银行不必然采用存款价格战的手段竞争存款,而是根据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来决定存贷利率。高价格吸收的存款,则要用高价格的贷款来消化;低价格吸收的存款,则可以投向较低风险较低价格的资产。

我国的商业银行已习惯了“基准利率”带来的利差空间,虽然贷款利率早已放开,但由于存款一直还有限制,利率浮动并不充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利率(差)波动将会变大,银行间的差异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大行和小行之间、不同地区的银行之间,都会有所差别,这就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差异化定价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强监管和去杠杆趋势下,“存款立行”被重新提起,但如何“立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定价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率市场化选择在这个时点向前推进,是顺应市场,也是央行宏观审慎和微观调控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六、银行在微观层面应如何应对

利率市场化此时的进一步推进,促使商业银行在如何提高“价格竞争力”上展开努力。易纲行长提到的“硬骨头”其中之一就是“金融机构定价能力培育”。正因为市场利率传导到实际利率的路径还未通畅,商业银行在微观层面所做的改变少之又少。

“价格竞争力”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顺势而为不断提高价格,而是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通过新的技术找到适应市场的价格起点,并打破银行产品价格的传统同质性,通过差异化的价格体系服务于银行的发展定位。这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定价转型,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和管理策略的主动定价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为价格“并轨”做好准备,让资金价格更加市场化。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人为制定的央行基准终将取消,每一家商业银行,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有能力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市场资金价格作为资产端、负债端的定价指导。

2)“练内功”,建立一套系统化、精细化的定价体系。从内部来说,不同银行的业务组成、成本状况、客户基础、风险控制能力与收益要求各不相同;从外部来说,不同地区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客群的行为偏好也都有所差别。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化、精细化的定价体系,或称之为“风险-收益-客户关系”综合定价体系,充分整合公开市场因素和银行内部因素,将管理层的业务策略融入数据挖掘技术和量化模型,支持各种资产和负债类产品的差异化定价

在负债端,通过有针对性、差别化的报价体系,降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单纯利差缩窄所带来的影响;

存款定价模型:基于精细化的定价模型,银行的存款定价将不再是单一的报价方式,会变得复杂,对金额、产品、客群、渠道、地域等各个维度进行差异化,并且针对客群的敏感度进行价格调整。银行将跳出单纯的价格恶性竞争,通过价格来调节量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

在资产端,展开以风险为导向的定价策略,通过价格手段做好潜在高风险业务的风险防控。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应用于定价早已在商业银行深入人心,很多先进银行在资产端的风险定价已初步成型。

贷款定价模型:通过以风险为导向的基础价格、差异化参数调整和客户关系定价调整三个方面,形成“一户一价”的系统化、精细化定价模型。风险定价模型帮助商业银行解决以下几个资产端定价管理的难题:1)在考虑市场水平基础上,将客户的信用风险充分反映在价格上,让高风险客户以高价格补偿风险;2)清晰核算一笔业务在不同定价水平下的成本、收益情况,准确量化“客户价值贡献”,帮助管理人员做出定价决策;3)对于不同产品、行业、政策等策略性因素更加敏感。

3)“促升级”,提高定价相关的配套管理能力。“价格竞争力”的提高,除了科学的定价模型外,还需要银行在自身管理水平上进行提高,例如客户管理和客户分群、风险经营能力、成本管理与效率提升、绩效考核等,促使商业银行更加系统性地提升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在定价转型改革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与挑战,但不能因为害怕改革过程中所带来的“阵痛”而放弃转型。存款自律利率上限不断放开的过程,正是为商业银行开启新型定价方案提供了不断试错和优化的空间。等到利率市场化真正全面放开,就是市场检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自主定价能力的时刻,届时已成功完成定价转型的银行,将能够显著降低“利率战”对于盈利能力的影响,获取先发优势;而没有做好准备的银行,面临的将是“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留给商业银行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尚未开始定价转型的银行需要为此开始准备起来,以迎接全新的变革和挑战。

(张超 安永合伙人及中国业务主管)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