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不能将金融业对外开放形容为大爆炸式的改革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4月11日14:22分类:中国央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分论坛“货币政策正常化”问答环节指出,当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开放时,鉴于国内和国外投资者都有需求,跨境资本流动可以平稳高效。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是经过慎重考虑,在评估各项条件已经成熟、监管已到位、数据已到位后,才往前推进的,不能把它形容为大爆炸式的改革。

关于金融业开放之后,外资机构对于国内机构产生的影响,易纲表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欢迎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投资和运作,将平等地对待国内资本和外国资本。外资机构是否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要看这些机构本身的公司金融、治理结构等情况。

虽然每个细分领域还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现在我们的原则是清楚的,就是在目前审慎监管体系下,对中外资一视同仁。在几年之后,我相信中国市场会更具竞争力,金融业的服务能力会进一步提高,会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监管环境也会更好,金融安全程度也会加强。

易纲表示,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和金融业开放对实体经济肯定是有好处的。所有的措施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让金融业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这些政策都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提升在国内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走出去之后的国际竞争力。

至于如何管理中国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易纲认为,目前跨境资本流动平稳。当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开放时,考虑资本流动这个问题。希望资本流动平稳,其有利于全球配置资源。从外国投资者角度看,随着中国股票和债券纳入MSCI和彭博指数,外国机构投资者需要配置此类资产,因而需要投资中国股市、债市。与此同时,中国投资者也需要在全球配置资产。目前,中国投资者的全球资产配置比例偏低。随着中国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中国百姓和机构可以更大程度地在全球配置资产。鉴于国内和国外投资者都有需求,跨境资本流动可以平稳高效。

易纲还表示,中国的哲学讲究“逐步”和“渐进”。在推动各项政策时都是非常谨慎的。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要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因此,这些措施是经过慎重考虑后,在评估各项条件已经成熟、监管已到位、数据已到位后,才往前推进的,不能把它形容为大爆炸式的改革。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