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民币”助力我国石油安全和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金融杂志2018年03月23日21:47分类:人民币动态

钟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摘要:2018年2月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经过周密准备,中国版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将于3月26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近年来,单一石油美元体系带来的金融风险日益增加,如何推动全球石油计价结算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将有利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减少单一石油美元计价的风险,也有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当然,国际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决定了“石油人民币”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初始阶段,“石油人民币”可主要侧重于在一些重点领域发展,以点带面,逐渐形成和打造全球影响力。

关键词:石油人民币;石油安全;人民币国际化

一、国际石油定价货币的演变与现状

石油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定价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博弈。石油期货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的“汽油交易所”曾在纽约繁荣一时。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经产生了一个石油期货市场,但是这一萌芽在美国政府的压制下被取消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让各国逐渐意识到石油对本国工业及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于是各国开始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以确保石油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的充分供给。在此背景下,石油期货市场逐步发展起来。1978年年底,纽约商品交易所推出2号取暖油期货,该合约得到小型公司、独立市场参与者、石油现货交易商和纯投机者的欢迎并大获成功。此后,世界范围的石油期货迅速发展,各国之间围绕石油期货定价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交易所在石油定价体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83年,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正式推出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WTI石油期货)交易。由于这是流动性最好的石油品种,再加上美国发达的石油贸易和便利的输油管道等有利条件,WTI石油期货逐渐成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1988年,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Brent)石油期货,它是一种轻质低硫原油,在海上开采,便于运输,因而得到中东、非洲和南美等采油国的认可,将其作为本国石油的基准价格。目前,全球主要的石油贸易大部分都受到了WTI和Brent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但由于受到出口限制,WTI更多反映的是北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Brent原油期货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则日渐增强,大部分亚欧市场报价都挂靠Brent原油期货价格,因而能更好地反映全球石油市场的供求状况。

美元在世界石油期货市场的主导权是与美元国际化的演进相辅相成的。早在石油期货蓬勃发展之前,美国就已经在积极争取美元在世界石油定价中的主导地位。“石油美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并迅速崛起。1975年,美国政府以为沙特王室提供政治支持作为条件,与沙特签订协议,确定以美元为石油计价结算货币,由此得到最大产油国沙特在原油供应与美元定价等方面的支持。随后,其他中东产油国也陆续与美国签订协议,并承诺在石油交易中使用美元进行计价。OPEC成员国在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后出现长期分歧,令美元获得了进一步掌握石油定价权的机会,美元在石油定价方面的地位愈加牢固。直到今天,无论是纽约WTI原油、Brent原油,还是迪拜等地的原油交易,绝大部分都以美元进行计价结算。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美元在全球88种大宗商品价格序列中的占比超过六成。有学者估计,以交易量测算,美元在大宗商品定价中的市场份额可能超过90%。在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货币定价权的博弈中,美元不仅获得了在世界石油期货市场定价中居于首位的影响力,同时也使美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影响国际油价的波动,以达到符合本国利益和满足国内经济运行的目标。

除美国外,日本也曾积极推进石油日元的发展,主要表现是东京商品交易所于2011年推出的以日元计价而非美元计价的中东原油期货,以求为国内投资者减少汇率结算风险,并帮助日本国内企业规避原油价格大幅涨跌带来的损失。但总体而言,目前日元对世界石油期货定价的影响力甚微。其原因有四:一是国外投资者参与日本原油期货交易的数量较少;二是日本原油期货合约单位为100千升,与国际通用的石油交易计量单位明显不同,给外国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三是由于日本石油产量较低,石油消费主要依赖进口,导致日本境内作为衍生品交易市场基础的石油现货市场不发达,从而给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四是日本经济近年来较为低迷,日元国际化倒退,直接影响以日元计价的日本原油期货市场的发展。

中国曾于1993年推出首个国内原油期货合约,但由于当时正处于能源工业改革时期,市场发展不规范,该期货合约仅持续一年时间即被关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单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自2009年起,中国开始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计价结算中的使用。2013年中国向外界表示,酝酿推出新的石油期货。此后,经过长期筹备,到2018年初,上海期货交易所先后完成五次原油期货上市前的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显示中国版的原油期货的上市条件已经成熟。该原油期货将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挂牌交易,故取名INE原油期货合约。与国际主要原油期货合约对比可以发现,INE原油在交易品种、交割方式、每日结算价、最低保证金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该原油期货将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见表1)。

全球主要能源

二、发展“石油人民币”定价的意义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6年,中国油品消费同比增加5.6%,达5.78亿吨;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0.1%,达4.2亿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2018年1月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2017年日均原油进口量为840万桶/日,首次超过美国的790万桶/日,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不断提高。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其发布的《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2017年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67.4%,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但是,与巨大的石油消费量和极高的进口依赖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定价权严重缺失。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石油人民币”定价,对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高我国应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我国自1998年起,实行石油价格机制与国际接轨;此后,国内油价与世界石油价格的联动性日益增强。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供需结构的变化和地缘政治的变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剧烈,导致国内消费者和石油生产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油价上涨时,消费成本增加;而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下跌,又导致中国石油企业大幅缩减上游资本开支,国内石油产量持续下滑。在这种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原油产量下滑、对外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图1显示,在2017年1—12月,中国原油进口贸易中,进口金额变动的比例均超过了进口数量变动的比例。特别是2017年3月,19.4%的进口数量变动所引发的进口金额的变动达到99.1%,凸显了由于原油定价权缺失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现货市场价格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我国期货市场不发达,特别是石油期货市场缺失,令我国只能被动接受国际油价的波动。即使在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我国在石油贸易中的议价能力仍然相当有限。健康的期货市场能够正确引导现货市场的发展。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增加和石油定价权缺失的状况,我国尽早建立和发展以人民币定价的石油期货市场,将有助于形成自身的石油期货市场,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冲击。 

第二,打破中东原油存在的“亚洲溢价”,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中东地区的一些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向美国、欧洲和亚洲出口的石油,分别选择WTI、Brent 和Dubai 作为基准油价指标,并在定价中使用明显对亚洲不利的升贴水调整因素,导致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更高的原油价格,即所谓的“亚洲溢价”。目前,无论是纽约交易所的WTI原油,还是伦敦交易所的Brent原油,几乎所有交易都采用美元定价方式,亚洲长期缺乏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定价权。因此,加快推出我国的石油期货,吸引多方投资商,逐步建立自主稳定的原油交易市场,将有利于我国推动建立全球能源交易的正常秩序,提高我国能源安全,并增强我国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

第三,增强我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从对国际形势的分析看,虽然在短时间内要打破由美元计价石油的局面难度较大。但是从长远看,以多种货币共同定价石油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凭借我国日渐增加的石油需求,令人民币在世界石油期货定价权的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并非完全不可能。一方面,页岩油革命增加了美国的原油供给量,美国在原油供需方面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美国对亚洲石油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从而给中国增强在亚洲的石油定价权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一些石油出口国政府也提出了用除美元以外的货币进行结算的要求。2017年9月,委内瑞拉政府发布了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和燃料价格;2017年10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了人民币对卢布的交易同步交收业务,中俄两国的“石油人民币”双边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由此可见,国际原油由多种货币定价的趋势将不可阻挡,发展“石油人民币”具有重要的现实基础。

从已公布的信息看,在我国拟推出的石油期货交易中,对于采用人民币为交易结算单位的石油出口国,可以持其所获得的人民币到上海黄金交易所兑换为黄金。这一举措将建立起石油、黄金和人民币之间的更加紧密的联系,有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特别是当前,尽管欧美地区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原油期货市场,但由于其价格波动难以反映亚洲地区的实际需求变化,其波动给亚洲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因而亚洲各国对于加强能源合作的呼声很高。东京商品交易所推出的以日元计价的中东原油期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亚洲投资者的汇率风险,但其创建十余年来成交量并不理想,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我国石油期货的上市,将有利于完善整个亚洲地区的石油价格体系,能够客观地反映亚洲地区的具体需求情况,必将受到亚洲投资者的欢迎,进而增加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从这方面看,推进人民币石油定价将是人民币走向亚洲,乃至国际的重要契机。

中国原油

三、政策建议

从已发布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等机构共同开展的第五次原油期货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看,共计有141家会员参加测试,合约保单近8万笔,成交近11万笔,成交数量为5.3万手,总成交金额达190亿元;参与演练的原油期货交易者涵盖了境内境外,其中,境外交易者主要包括跨国石油公司、原油贸易商和投资银行。由此可见,中国版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在制度、规则和技术方面已经不存在障碍。未来,我国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石油期货市场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逐步完善市场规则,以保证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

第一,完善投资者结构,加快建立石油期货交易的国际平台。我国现有商品期货市场中的投资者结构大多处于不合理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以零散贸易商和中小散户为主,金融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的现货企业占比较低,机构投资者少,国际投资者参与程度有限。未来应重点完善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增加投资主体的多样性。一方面,可逐步减少相关政策限制,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交易;同时,逐步减少对现货企业入市的限制,鼓励产业链上下游重要企业进入期货市场,降低市场的投机性,增强期货市场对实体业务经营进行套保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国外交易者进入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包括跨国公司、国际重要原油贸易商、投资银行等。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应仅是建成一个面对中国境内交易者的期货市场,更应该是形成一个对全世界投资者都具有吸引力的市场。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市场参与主体的优化和投资者结构的合理,应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第二,完善与石油期货配套的监管措施。合理的监管制度是石油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这既是国际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国历史上商品期货市场乱象的教训。因此,应借本次石油期货推出之际,加大力度完善市场秩序,提升监管效力。具体措施可包括:加快推进《期货法》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行业的有序发展;督促期货公司和期货交易所做好风险管理,打击过度投机行为,严格管控价格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建立高度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推动价格合理反映市场供需情况,保障原油市场的公平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均会定期发布全球能源数据和信息,定期发布商业、非商业持仓报告和未来预测报告,以引导投资者交易。该措施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第三,以“石油人民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国际货币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作为全球商品贸易的定价货币,特别是成为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美元在大宗商品定价中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正是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一个重要体现。美元在世界石油期货市场货币定价中的主导地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短期内将很难被撼动。但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需求大国,可以通过推出以本国货币为计价单位的石油期货等方式,来获得一定的石油期货定价权,同时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结算风险。当前,“石油人民币”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一是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已得到初步确立,国际认可程度逐步提高(目前,人民币已成为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和第七大外汇储备货币);二是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人民币定价并上市的白银期货、黄金期货、铜期货等,均已发展成为全球期货交易排名前列的期货品种。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成为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定价货币,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一方面,“石油人民币”如能得到市场的广泛接受,市场交易规模足够大,必将极大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的进展。初始阶段可以重点推进“石油人民币”在亚洲的发展,加强与亚洲原油期货交易所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参与交易,使期货交易合约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亚洲市场的原油供求。另一方面,所有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措施,包括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扩大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在金融投资领域的运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如能得到有效实施,不仅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石油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

总之,加快推进我国以人民币定价的石油期货上市,让石油市场价格波动能够更多地体现中国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能源安全的提升、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取得,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展望未来,“石油人民币”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