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带一路”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2月28日09:32分类:人民币动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十九大报告把“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经济建设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并赋予其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抓手的新时代历史重任。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为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生产、贸易和经济合作打开了新通道,一个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得以打开。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正从深化各国间的互联互通起步。中国勾勒的“一带一路”构想,其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交通、电信、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互联互通建设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将为区域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增添新活力。数据显示,仅亚洲地区近十年的基础设施总投资需求就接近8万亿美元,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十分巨大。

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国家体制、法律制度和市场体系多种多样,经济也处于不尽相同的发展阶段,各国的政治、经济风险推高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加上机构自身投资准则的限制,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所能获得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并不充裕。同时,由于“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其资本利用效率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且金融话语权不强,难以主导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这也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供求存在巨大缺口。乐观的是,中国牵头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出资数百亿美元设立的各类创新型融资工具,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缩小沿线各国的时间距离,互联互通带来的区域一体化效应明显。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对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基础设施可能并不总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引擎,但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交通运输、电信、能源、水、卫生、住房和教育设施已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都至关重要。一方面,基础设施在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港口和民航)、电力、灌溉、流域、水电工程、科研、培训、市场、仓储、通信信息、教育、卫生和家庭福利等方面都十分关键,特别是安全饮用水、卫生设施和可用土地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减少贫困现象,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贫困人群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享受教育和医疗、水和卫生设施、道路网络和电力等服务,从而促进贫困人群的自身发展,提升社会公平。由此可见,基础设施能够使得经济、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改善和提升,因此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年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现有研究往往关注基础设施的某一方面。例如,研究交通、能源或卫生等方面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或仅仅关注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少有将基础设施各项指标综合进行分析的文献。

因此,有别于以往的研究,笔者采用无量纲和标准化的统计评价方法,构造了内涵更丰富、效果更一致的基础设施综合指标,以此来衡量和反映各国各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综合水平。然后利用RSR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得到样本内各国各时期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数,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与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出显著正相关、与失业水平显著负相关。同时,根据推测和实证,风险、融资效率和融资成本等金融因素对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存在不利影响,金融因素可能是拖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原因之一。

笔者还针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一些政策启示性建议。

第一,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当前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应继续坚持从深化各国间的互联互通起步。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将为区域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增添新活力。

第二,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风险高,银行部门融资效率低下,且国内银行融资成本高,这些金融因素可能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应充分发挥区域性金融合作机制的支持作用,努力为推动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实证结果来看,降低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及提高融资服务效率将成为“一带一路”金融支持机制效用发挥的突破口。

从降低融资风险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美欧在经济危机后为恢复自身经济增长而采取刺激政策的溢出风险,同时汇率波动而引发的金融风险也不容低估。因此,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一带一路”金融支持机制在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过程中,应积极拓展沿线地区货币结算业务,尤其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提高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鼓励沿线各国将人民币作为本国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规避美元波动带来的交易风险。

从降低融资成本来看,“一带一路”金融支持机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各类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衍生金融工具,最大程度释放资金的可利用潜力;积极推进PPP 模式,引入机构信用为项目做担保,增强基础设施项目信用评级,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融资;与各国商业银行合作,通过发放银团贷款等方式,分散贷款风险,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而低息的融资;通过拓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渠道,增加投融资供给,降低因资金供需不平衡带来的投融资成本。

从提高融资效率来看,“一带一路”金融支持机制专注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尤其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因此“一带一路”金融支持机制将重点为那些风险高、周期长、但社会长期回报率高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提供资金支持,具有更高的融资效率。

未来,“一带一路”金融支持机制应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融资和资金使用模式,同时更加积极地进行专项投融资活动,通过提高融资活动的有效性来进一步提高融资服务效率。

(作者李建军,中央财经大学丝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俊成,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