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2月14日20:19分类:中国央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央行14日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下一步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平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去杠杆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初见成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密切关注流动性形势和市场预期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与市场沟通,综合运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临时流动性便利等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宣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扶贫再贷款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并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更充分地反映基本面变化。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做好将同业存单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的准备工作。积极完善和推广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适时推动前期出台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回归中性。

总体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有效抑制金融体系杠杆的同时,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利率水平总体适度,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双向浮动的特征更加显著,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协同,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促进金融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把握好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掌控好流动性尺度,助力去杠杆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综合考虑金融监管政策的宏观效应及对金融业态和市场运行格局的影响,加强监管协调,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削峰填谷”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评估,将同业存单、绿色金融纳入MPA考核。

二是促进结构优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围绕实体经济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强化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业创新和新动能培育上发挥更大作用,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继续做好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工作,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持续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水平,为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提供有力金融支持。重点做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开展“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试点。完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强化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挂钩机制,加强金融扶贫风险提示与防范,促进金融扶贫可持续。完善“三农”、小微企业、精准扶贫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宣传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创新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金融职能作用,加大对创业创新、科技、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养老、健康、文化等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统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证券化市场规范化发展。

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进一步督促金融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增强自主合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从提高金融市场深度入手继续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不断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探索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进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加强对金融机构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方式激励约束利率定价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和风险防范,维护公平定价秩序。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为基于实需原则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直接交易市场发展,更好地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服务。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坚持发展改革和风险防范并重。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完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

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推动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扩大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建设,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的分类统一,不断健全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债券发行后续监督管理,强化评级等市场化约束机制。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不断完善跨境融资相关政策制度安排。继续推动债券二级市场发展,完善交易、清算、结算相关制度安排,推进做市商考评等市场化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框架,推动交易报告制度建设,为金融市场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五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持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关系,完善经营授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继续推动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激发县事业部活力,不断提高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面落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会同有关单位根据改革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抓紧做好健全治理结构、业务范围划分、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后续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能更好地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可持续运营的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政策环境。

六是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加强风险监测与评估,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做好风险应对预案。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房地产市场、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和防范。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等的宏观审慎管理。做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社会意见的研究吸收工作,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继续推动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明确市场准入、公司治理、资本充足、关联交易等监管要求,探索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统筹政策力度和节奏,防止叠加共振。履行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坚持综合施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附: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