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由熊转牛 或渐升至汇改前水平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1月07日14:50分类:人民币动态

王有鑫 中国银行际金融研究所

1月5日,在岸人民币美元开盘,跳升逾100点报6.4799,升破6.48关口,创2017年9月以来新高。随着隔夜美元再度走软跌回92下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128个基点至6.4915,略强于预测均值。针对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强,有如下判断。

人民币汇率走势再次由熊市进入牛市。2015年“811汇改”后,当年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4.4%,2016年继续贬值6.6%,到了2017年形势已然逆转,人民币全年升值6.7%,基本收复2016年全年跌幅。由于汇率走势相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来说,在预期和跨境资本流动影响下,在某一阶段更加具有趋势性和确定性,因此,可以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走势将继续巩固和强化,向着汇改前水平迈进。这从2018年的汇率走势中可见一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从去年底的6.5342升至1月5日的6.4915,短短四个交易日升幅已达0.66%。

人民币汇率由贬至升经历完整周期有其内在逻辑,五大因素同步变化带动人民币汇率由熊入牛。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由下行趋势转为基本稳定。经济增长是决定汇率长期走势的基础,经济稳则信心稳,则汇率稳。从2010年以来,我国季度GDP同比增速波动下行,从12.2%跌至目前的6.8%。然而,进入2017年以后,中国经济逐渐企稳,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速均达到6.9%,为近6个季度新高,三季度经济增速为6.8%,尽管有所放缓,依旧处于近期高点,为汇率稳定提供了有利支撑。

二是跨境资本流动由大幅流出转为基本平衡。综合考虑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与净误差与遗漏项目,2015年下半年我国跨境资本共流出4332亿美元,2016年进一步扩大至6279亿美元。而2017年前三季度已降至508亿美元,如果只观察合法流动渠道下的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更是由逆差转为顺差,合计流入1121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余额连续十个月回升,银行结售汇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也大幅缩减。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改善支撑人民币汇率企稳。

三是美元指数由上行转为下调。人民币汇率表现为随美元指数变化而反向波动。美元自2011年进入新一轮牛市周期,2017年初达到本阶段高点103,自此之后随着“特朗普交易”退潮、新政开展不及预期、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加息后不升反降,使美元指数大幅回落,目前徘徊在92下方。根据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公式,带动人民币升值。

四是汇率管理更趋积极主动。“811汇改”之后央行采取了一揽子措施应对,汇率管理更加积极主动。早期主要采取外储直接入市干预、窗口指导、口头干预等手段,后期增加了利率调汇率、征收远期购汇风险准备金率等价格手段,同时辅以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和“扩流入、限流出”等政策。汇率管理工具更加完备,对国际国内时局和内外部、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情况把握更加清晰,管理效果越来越好。

五是境内外利差由收窄转为扩大。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刺激经济,我国存贷款基准利率5次下调。与此相反,美国自2014年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接连5次加息,此消彼长下境内外利差显著缩窄。然而,进入2017年以来,我国在不调整政策利率情况下,通过金融去杠杆,使M2和社融增速下降,市场流动性收紧,货币市场利率和其他短端利率大幅抬升,尤其是2017年5月以来表现更为明显。与此相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加息后不升反降,境内外无风险利差再次扩大,既阻止了境内资本大规模外流,也吸引了外资流入。

上述五点因素在汇改前后的变化构成了汇率周期转换的基础,2018年人民币将继续走强。从目前看,2018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跨境资本流动将持续改善;货币政策将更趋收紧,境内外利差将持续在安全边界上;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不会轻易放松;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同步回暖,货币政策由分化转为一致,美元指数上涨基础弱化。因此,2018年上述五大因素将继续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助力人民币逐渐回升至汇改之前水平。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