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在移动支付领域银行和银联正在迎头赶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12月30日19:27分类:中国央行

说明:本文根据董希淼2017年12月27日在《消失的银行》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刚刚两个小时前,央行发布了关于条码支付规范的通知,并配套印发了安全技术规范和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这标志着我国条码(二维码)支付有了明确的制度规范,这也表明二维码支付终于被央行认可,正式走上了舞台。

很多人认为二维码支付很好,扫一扫很方便,门槛和成本都很低,但其实还有比二维码更方便的支付方式。比如在浙江杭州,今天开始,中国银联与地铁公司合作,乘坐地铁可以直接挥一挥银行卡或者手机,只要你有任何一家银行发行的带有“闪付”标识的银联卡,或者你的手机绑定了这样的银行卡。通过支付宝APP也可以扫码,但是相比而言,中国银联这种挥一挥的方式更方便,因为不用点亮手机,也不用打开APP。它利用NFC(近场支付)功能,可以直接挥一挥就可以。

但是,大家感觉扫个二维码支付,好像跟银行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背后影响很深。为什么这个事情也很重要呢?这表明中国银联跟商业银行密切合作,在移动支付上已经发力并有了非常明显的进展。此外,中国银联在多个城市的公交系统还推出了同样的便民服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是一个重要的入口,现在是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来银行确实不太重视这部分,而且有的时候还受制于监管约束。比如二维码支付,中国银联最早开始研究,中信银行2013年就进行尝试,2014年还推出了一个品牌,叫“异度支付”,受到了市场的好评。但2014年3月,央行发文叫停了二维码支付。这样,银联和银行都停了,可是支付宝和微信停了吗?从来没停。这就直接造成现在银联和银行在条码支付上落后了一大截,而支付宝、微信乘势而上。其实,这是一种监管不一致导致的尴尬局面。

但是,市场不相信眼泪。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监管的放松,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一起携手,正在积极赶超,我相信2018年一定会发生一些变化。前段时间,中国银联还联合各家银行推出一个“云闪付”APP,所有的银行客户都可以统一使用一个APP,各家银行的优惠、活动都一网打尽,这些就是改变的开始。

我坚持认为,银行一直在改变,银行是有可能消失的,但消失的是旧银行。你以后看到的银行或许可以不叫银行,但是这样的金融服务和功能还会存在。近代的银行是15世纪左右在地中海沿岸出现的,当时在佛罗伦萨、威尼斯一带,很多人做生意,贸易很发达,带很多钱不方便,那些有生意头脑的人在地中海岸边摆两张长条凳,银行英文单词“bank”,就是来自于意大利语“banca”。我们现在的银行与那时的银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银行的变化太快,不要说与几百年前相比,跟十多年前比也不一样。记得我2000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网上银行才刚刚运行,根本还没有手机银行,现在电子银行的交易量已经大大超过了柜面。所以变化一直都在,而且越来越深刻。

我的观点就是银行一直在改变,从未停歇。多人说银行是恐龙,比尔·盖茨说银行是21世纪快灭亡的恐龙。其实,比尔·盖茨并没说过这句话,据说这是一个中国人编的。

但是,恐龙也没有什么不好,恐龙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了多长时间?八千万年到一亿年。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了多长时间?才几千年。恐龙其实生活的时间很长,千万不要小看恐龙。如果按这个推论,银行日子还长着呢,但是银行会一直在改变。

金融体系的分析框架分为机构视角和功能视角两种。我们总是说银行会消失,这其实是机构视角的体现。美国哈佛大学的兹维·博迪和罗伯特·默顿教授提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机构形式的变迁将最终由它们执行的功能决定,竞争将导致金融机构(体系)变化,并向更具效率的金融系统演进。因此,从机构观的角度看银行可能会消亡;但从功能观的角度,账户还是要的,金融服务还是要的,因此银行功能在演进,在变化,它会一直在转型、创新。

我认为银行在过去是支付中介和融资中介,这是银行两个本质的功能。刚才讲了,为什么重视支付?因为这是银行最基础的功能。而融资中介的功能,在很长时间内是银行最重要的功能。当前,银行这两个本质的功能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以及由此衍生、派生的功能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我认为,尽管银行一直在改变,但有些功能仍然可能弱化甚至消失。这本书叫《消失的银行》,那是从机构视角去看。但是基于功能视角,银行会一直存在,会一直伴你左右。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无处不在。

当然零售银行业务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因为这跟大家关系很密切。2017年,随着经济增长动能的转变以及居民财富的积累和理财意识的增强,商业银行积极适应内外环境变化,逐步调整业务结构,加快了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无论是零售资产业务还是零售负债业务,在全行业的比重都有了明显的提升。2018年,预计零售银行业务将获得更快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金融和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