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中国运用中期借贷工具改善货币管理

金融时报2017年11月28日10:53分类:中国央行

穆迪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人民银行扩大中期借贷工具的使用对银行具有正面信用影响》报告,指出中国央行2017年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两种中期借贷工具操作,已经改善了货币管理,使其能在操作层面上微调流动性供应,而不影响政府宏观货币政策方向。

报告指出,MLF和PSL期限较长,使中国央行可以传达其关于流动性供应的较长期导向,从而提高银行等市场参与者的政策预见性。上述变化与2017年年中以来同业回购利率波动性明显下降的情况相符,从那时起央行的MLF操作期限从3个月或6个月明确调整为1年。

作为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容工具,MLF和PSL的进一步扩大成为2017年中国的重要货币政策趋势之一,目前两者均为主流货币政策工具。报告指出,中国央行虽然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使用,但倾向于采用MLF和PSL,表明其希望延长所提供流动性的期限。MLF的期限从3个月或6个月调整为一年,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立场。截至2017年10月末,上述两种工具占人民银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包括银行、信用社和储蓄机构)债权的72%,显著高于2016年年底的65%。

“扩大使用MLF使银行在两方面直接受益。”报告指出,一是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因为作为市场资金来源之一,MLF比回购和同业负债等其他资金来源更稳定。目前,MLF的期限较长,期限为一年,意味着银行用此类负债可以更好地与其资产进行长期匹配。二是MLF利率低于相同期限融资的市场利率,从而有助于降低借款行的融资成本并提高其利润。

此外,报告认为,MLF为监管机构提供了平台,促使银行遵守宏观审慎指引。这是因为,决定银行是否能够获得MLF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宏观审慎评估(MPA),其中涵盖了银行表外理财产品增长等多方面指标。所有银行(尤其是较小型银行)均有很强的动力改善其MPA表现。较小型银行往往对非存款资金的依赖性更高。目前,获得MLF的机构多为大型银行,这些银行通常MPA分数较高。此外,中小银行的央行直接融资增长相对缓慢。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