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强:货币和信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10月21日15:45分类:人民币动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10月21日,首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中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瞿强发表主题演讲。

DSC03000

中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瞿强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金融信息网 姜楠 摄

瞿强指出,主流货币学当中,自萧条以来,经济学分为货币和信用两个学派,但是货币的观点仍占主流。金融危机以后,信用被理解为银行贷款和私人部门转移债务规模,认为整个社会危机来自于债务。

瞿强说,货币和信用的关系是长期困惑的问题,货币是一个比较静态分析,信用是连续动态的。美国文献记载,任何一个时点整个社会的财富和货币的数量,二者是不对应的。但是在循环运转过程当中代表了预期价值,具有不确定性。

瞿强表示,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从货币的角度观察,当经济出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事后。要提前观察信用即整个债务规模如何带动资源重新配置,如何带动风险累积的事前观察。

在谈到货币是内生还是外生的问题,瞿强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用内生性很强,只要有好的想法会有很多债务跟上,然后贴现,变成货币。现在意义上的货币都是中国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供应,一定意义上可以调控,是外生的。

关于货币到底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问题,瞿强表示,从静态谈货币就是中性,二者一一对应,但信用绝对不是中性的,信用的扩张与收缩对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如果把货币和信用概念统一在一起分析,这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拆开的话,这几个问题就可能得到一些解释。 

瞿强表示,实际上对经济的内在结构的理解一定要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只有这样,信用分析才能和结构性的关于真实经济的框架连起来。信用的不断扩张,导致生产的结构拉长,然后预期不能实现的时候,中间全部损失,实体经济一损失,金融系统就出现危机。

为了提升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整体的研究和教学质量,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年会。中国金融信息网为年会战略合作媒体。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