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破6.67 811汇改两年来仍贬值逾6%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8月11日10:12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28个基点,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报6.6642,创2016年9月22日以来最高水平。8·11人民币汇率机制改制满两周年。2015年8月11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贬值6.53%。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8月11日人民币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28个基点,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报6.6642,创2016年9月22日以来最高水平。相比8月10日北京时间16:30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6.6610下调32个基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制图 点击查看更多全球经济数据>>

8月11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低开89个基点报6.6699。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早盘一度升至6.65水平,但在中间价公布后直线下跌,最低触及6.6901,最大跌幅225个基点。

8月10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盘中一度冲高至近一年高位6.6520,收盘上涨166个基点报6.6610,创11个月以来新高,盘中波动区间为6.6520-6.6722,北京时间23:30报6.6485,创2016年8月18日以来夜盘收盘新高,较上日夜盘涨260个基点,全天成交量292.08亿美元。当天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同样连续四日上涨,当日涨幅231个基点报6.6676,盘中最高触及6.6616。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单边上行,看涨人民币逐渐成为主流。不过,人民币汇率连续上涨,完全无视美元指数的反弹。对于独立于国际市场的行情,市场分析认为难以持续,未来人民币汇率仍将以双向波动为主。

今日,8·1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制满两周年。2015年8月11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贬值6.53%。

本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值0.74%,为连续第五周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美元中间价已升值4.09%,超出年初很多市场人士的预期。升值态势尤以5月底央行再度改革汇率中间价机制——加入“逆周期调节因子”之后更加强烈。

国际汇市方面,美朝紧张局势升级,促使投资者买入资产避险,美元兑日元8月10日触及8周低位。美元指数下跌0.2%,报93.391。美元兑日元下跌0.8%,报109.20日元,日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普遍上涨。欧元兑美元升0.1%,新西兰元兑美元跌0.9%,此前新西兰央行称新西兰元过强,强调有手段可调控汇市。因英国产出及贸易数据喜忧参半,未能改变资者对经济难以达到英国央行目标的看法,英镑兑美元触及3周低位。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8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642元,1欧元对人民币7.8332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1015元,1港元对人民币0.85236元,1英镑对人民币8.634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2356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8384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793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9154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234元,人民币1元对0.64462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0373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0219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1.97韩元,人民币1元对0.5519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6351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39.0080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682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499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228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1953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53224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012墨西哥比索。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逐步完善

从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经过多轮修整,逐步完善。“811汇改”之前,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透明度较低,央行更多通过中间价向市场传递其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判断,从而引导汇率预期。事实上,中间价管理成为央行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主要工具。因而在相当长时间内,出现中间价持续高于人民币市场价约1000个基点的现象。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完善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强调中间价报价要参考前一天收盘汇率。在“811汇改”后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度直接等于前一日收盘汇率。然而,由于当时市场上存在较大的贬值预期,央行此举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短期内大幅贬值,引发了国内外金融市场震荡。

此后,央行连续对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进行微调。2015年12月11日,央行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初始的篮子中包含13种货币。加大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以更好地保持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

在2016年年初,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同时参考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前一日收盘汇率,第二个目标是为了维持过去24小时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而需要的人民币兑美元变动幅度。在这个定价公式中,央行赋予收盘汇率与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各50%的权重。

2016年2月以来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提高了汇率机制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

2017年年初,央行把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中的货币数量由13种增加至24种。这次改动的直接后果是将美元与港元占篮子的权重分别由26.40%与6.55%下调至22.40%与4.28%,这意味着显著下调了美元占篮子的权重。

2017年2月将人民币中间价兑一篮子货币的参考时段由24小时调整为15小时,避免了美元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

2017年5月末,以工商银行为牵头行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建议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调节因子”,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经过此次调整,“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转变为“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调节因子”的定价机制。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