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资本项目开放应成下一步择机推进重中之重

金融时报2017年08月09日09:31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引进来”如果只是以各种特殊通道的方式,形式上是通了,但影响仍然会非常有限。因此,要想成为金融大国,金融开放特别是资本项目的开放是必要条件,这应该成为下一步择机推进的重中之重。

找准关键点 建设金融强国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副总裁、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一、我国已基本具备建设金融强国的基础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排名前两位的贸易国,全球吸引外资(FDI)排名前列国家,全球流量对外投资(ODI)最大的国家。

从金融方面来看,我国金融业增加值相对于GDP的比重在2016年已超过8%,高于美国、英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从金融机构来看,在2016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按照一级资本总额进行的全球1000家商业银行排名中,我国有119家银行进入,其中共有4家银行进入前10名。在国际金融委员会确定的2016年全球3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中,我国有4家银行名列其中;在全球9家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中,我国也有1家入围。从金融市场规模来看,2016年,我国存量债券规模位列全球第三位,亚洲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也位居全球第四位;我国所有商品期货交易所都跻身于全球前20名(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进入了前10名),其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黑色、建材期货市场,第二大农产品和有色金属期货市场。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在2016年10月份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超过了日元英镑,正式具备了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名分。

与我国巨大的经济和金融规模不成比例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金融对全球的影响仍然很小,离全球金融强国仍有很大差距。“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经济相比,金融不强已日益成为当前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掣肘因素。

二、交互深度决定影响大小

从经济来看,近年来,我国在全球的地位迅速提升,规模大只是可能会有影响的基础,而要全面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之中,才会有国际地位。2000年之后,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作为世界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的任何变化,全球都休戚与共,不仅使得我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增强了竞争力,也反过来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经济博弈中的谈判能力和影响力。如果我国有了问题,整个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就会掉链子,这个代价他们承受不起,既然承受不起,他们在博弈中就只能采取合作的基本取向,“斗而不破”就是这种背景之下的自然结果。换言之,事实证明,融入全球化不是让我国经济环境变得更危险了,反倒比过去更加安全了。

与经济高度开放不同的是,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总体较为封闭,虽然规模较大,但仅仅是我国内部的事情,与外部关系并不大。这也是为何此前我国金融对全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即便是发生了股市异常波动也影响甚微。但“8·11”汇率改革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因为汇率是目前我国金融中与外部世界交互最为频繁、最为敏感的点,虽然外汇交易规模目前仍然较小。

因此,在我国金融规模已然很大的情况下,下一步要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考虑的关键点是: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全球金融体系的交互。这意味着,中国金融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并重

更多开放,也可能会带来更多风险。的确,有不少新兴经济体都是在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要建设金融强国,就必须迈过开放这道坎。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抓住两点:

第一,要确保金融在关键环节上始终是“可持续”的。“不可持续”是脆弱性产生的根源,也是国际投机资本做空、攻击的基本出发点。在最终需要扩大开放的前提下,未来就需要将塑造更具有弹性的汇率机制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合理安排开放顺序”、确保始终可持续,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所以出现,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东南亚经济体的开放顺序出现了问题:在仍然基本上是固定汇率的情况下,资本项目开放过快,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性与稳汇率不兼容。与之恰成对照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印度先汇率浮动然后再逐步开放资本项目,虽然看起来当时开放的时候国内经济基本面并不强,从开放之初到目前,经常项目一直都是逆差,但自此之后却令其躲过了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历次全球重大冲击。目前,国际投资者持有印度国债和企业债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我国。澳大利亚虽然外贸依存度很高(这一点与我国颇为类似),但在20世纪80年代,也是在仍然有较大外贸逆差的背景下,先汇率自由浮动再资本项目开放,结果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其不仅没有再出现危机,反倒还躲过了东西方历次经济衰退的冲击,海外投资者持有澳大利亚国债的比例仅次于美国国债,澳大利亚元也由此跻身于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等的国际主要货币行列。这对于一个没有强大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可以仰仗的经济体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上述经验教训显示,先汇率市场化,再开放资本项目,才是可持续的;反之,就可能诱发危机。

第二,金融“引进来”比“走出去”更有优势。“走出去”意味着需要按照别人的交易规则、法律体系、监管规则办事,对于国内机构来说,则往往难度更大,更不容易争取客户;“引进来”则意味着海外机构按照我国的交易规则、法律体系、监管规则办事,国内金融机构会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更容易争取客户,也会给国内投行、交易商、律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市场中介带来新的成长机会。回顾英国和美国成为金融大国的经验,就是让本国成为全球的投资和融资中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就足以相互影响和制衡,从而对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在本土封闭情况下所形成的离岸市场,只是更多赋予了海外影响国内的能力,而国内对海外的影响则要小得多。“引进来”如果只是以各种特殊通道的方式,形式上是通了,但影响仍然会非常有限。因此,要想成为金融大国,金融开放特别是资本项目的开放是必要条件,这应该成为下一步择机推进的重中之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