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央行再次上调政策利率:不应高估对经济的影响

央行再次上调政策利率:不应高估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3月17日09:26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本次上调政策利率是中国央行主动而非被动的调整,与美国加息时点接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基本面走势趋同。此次政策利率的调整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限,全年经济增速走平,下半年显著走弱的概率不高。

招商宏观团队:谢亚轩、张一平、闫玲、刘亚欣、周岳、林澍

事件:

3月16日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再次上行10BP。 

核心观点:

全球货币政策转趋保守叠加国内因素变化推动央行再次上调MLF和OMO利率。

经济基本面稳定,国内投资超预期。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持续回升有助于全年地产投资形势稳定,工业企业利润的回升也有助于制造业的增长,外需回暖也推动出口改善,总体经济运行平稳。 

部分地区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持续存在。四季度货政报告对房地产行业的分析中提到“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离不开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需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的作用”。媒体报道北京部分银行也暂停房贷的投放。 

金融杠杆依然高企。场内债券回购杠杆率仍在高位,引发2016年末债市调整的同业存单,2月托管量环比增长12%,余额超过7万亿。债券利率高于资金利率,机构加杠杆的动力上升。 

我们认为本次上调政策利率是中国央行主动而非被动的调整,与美国加息时点接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基本面走势趋同。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加息点阵图显示全年加息次数3次,美联储官员对2017年目标利率的平均预期1.25%-1.5%。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积极发挥外部冲击缓冲器的作用,汇率波动提高有助于降低国内市场利率的波幅,扩大货币政策的应对空间。 

央行维护市场流动性的态度明确,缓慢微抬市场利率的中枢水平,基准利率调整的概率不高。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限抬升,在近期并无MLF到期的情况下,增加6月和1年期MLF量的供给,共计3030亿元。随着MPA新规后的首考来临,为避免出现去年一季度末类似的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央行此次增加了MLF量的供给。 

我们依然认为此次政策利率的调整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限,全年经济增速走平,下半年显著走弱的概率不高。从政策利率的调整传导至经济层面,将会经历政策利率→融资利率→社会融资规模投资→经济基本面,中间传导机制并不顺畅。政策利率虽会造成票据或者债券利率的显著上行,但对社会融资规模影响最大的一般贷款利率、住房贷款利率上行幅度却较为有限。且社会融资规模还受商业银行决策机制和数量型调控政策、企业需求等的影响。草根调研显示,现在实体经济中长期借贷意愿正在恢复。从最近的金融数据来看,中长期信贷占比持续高位,虑地方债券规模基数的社融同比增速尚在15.8%,我们预计年内仍有望维持在15%以上,这将有助于维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年经济增速将在未来三个季度保持平稳。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