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突围“资产荒”

突围“资产荒”

上海证券报2016年10月25日09:22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现如今任何单一地区、单一资产、单一币种都难以展现明确且安全的趋势性投资机会,机构投资者必然要在配置模式、品种选择上做出重大转变——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风险均衡配置策略已成为眼下全球机构投资者的不二法则,在流动性相对充裕而“资产荒”趋于加剧的背景下,全球资本双向流动正在加速。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一如“围城”,这一切正在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世界里频频发生:一边是国内机构资金“出海”投资需求迫切;另一边是,即使有着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亦难挡外资买盘的脚步。

在低利率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资产荒”造就了这个看似难以理解的局面。但事实上,现如今任何单一地区、单一资产、单一币种都难以展现明确且安全的趋势性投资机会,机构投资者必然要在配置模式、品种选择上做出重大转变——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风险均衡配置策略已成为眼下全球机构投资者的不二法则,在流动性相对充裕而“资产荒”趋于加剧的背景下,全球资本双向流动正在加速。

“资产荒”愈演愈烈 机构上演肉搏战

其实,所谓的“资产荒”、项目荒,并不是找不到投资项目,而是找不到能够覆盖资金成本的优质项目,“资产荒”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优质资产荒”。

资金充裕但好资产难求的尴尬是显而易见的。

“刚发一只产品,到现在还没配满,每天都在产生利息,愁得我晚上做梦都在看债。一大早起来头昏脑胀的,感觉国庆后的这一周别人上了7天班,而我算上做梦时间的话上了14天班。”某资产管理机构债券投资经理,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里自嘲。

惊心动魄的一幕还在后面。近日他参加一场本以为轻车熟路、胜券在握的债券申购投标,谁曾想最后却变成了一场硬仗,整个过程惊心动魄。原本收益率询价区间为4.5%到5%的当日新债,因火爆程度远超预期,标位一改再改,主承销商最后决定将投标时间延至第二天。“经过两日奋战,(最终以)3.98%(收益率)中了一个亿,别问我是怎么一步步改下来的。”

“确实是比较缺资产,最近信用债投标中,投标倍数4倍至5倍的并不少见。”上海某券商债券投资经理告诉记者,最近信用债一级市场比较火热,特别是一些优质的城投债受到投资者大力追捧,上周一只企业债全场倍数已高达逾十倍。

这是“资产荒”中一个债券投资经理的平凡经历,却是令不少同行感同身受的真实写照。在低利率环境下,大量资金面临找不到好去处的窘境。以保险行业为例,面对数千亿保险新增保费和到期再投资资金,国内保险公司承受着难以言说的配置压力,“资产荒”是当下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最直观的冲击来自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的全面直线降低,相比过去,固收类优质资产项目越来越少;其次是保险、券商热衷的另类资产,这个领域的项目的融资主体信用下降等问题开始显现。

再看近年来受到金融资本热捧的商业地产。一家寿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商业地产投资给保险资金带来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大概在6%到8%,勉强可覆盖保险负债端的资金成本。“但这一块投资并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能玩得转,需要配备大量的地产人才和技术支持。”

典型的“供不应求”市况,注定了疯抢好资产的局面不可避免。“资产供给远远小于资金需求,在固收、另类等投资领域,保险、券商、基金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一起竞逐优质资产项目的肉搏局面,几乎天天上演。”一家资管机构的资深投资经理直叹气。

“出海”去扫货 内保外贷来助力

在国内市场挤破头都难觅“好肉”之时,把目光转向海外已成为许多机构的选择。

就在上周,海外市场传来“中国人寿有意收购喜达屋旗下精选服务酒店”的消息。诚然,这两年来,以保险巨头为代表的保险资金明显加快了“出海”投资的步伐,投资范围从中国香港拓展到全球,从公开市场到私募、不动产甚至夹层债等创新品种。

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在国内利差逐步收窄的趋势下,这些海外优质标的所具备的吸引力自是毋庸置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保险资金前赴后继“出海”的另一个内生动力则是为了利用全球各市场和多个资产类别的投资机会,分散投资风险。

多起交易浮出水面,清晰地勾勒出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偏好。从标的选择来看,他们目前基本上围绕发达国家的不动产和权益这两类资产进行均衡配置:一是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租金回报率高于境内负债成本的高收益不动产;二是投资成长性好、红利回报高的优质股权。

“去年底时,我们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规模约398亿元,到今年6月末已经达到770亿元,目前还有400多亿元已签约但未付款的,合计大概有1200亿元左右,约占我们保险资金总盘子的7%至8%。”这是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在今年8月下旬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的一组数据。

对于未来是否继续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多家大型保险机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

一个疑问由此产生:目前除个别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在境外设有保险子公司之外,其余绝大部分保险公司均无外币资产,而目前国内QDII额度相对紧张,保险资金海外投资换汇出资受到一定影响,保险公司是如何解决外汇出资问题的?

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在保险公司等机构求解“出海”通道过程中,银行起到了关键作用。来自某国内大行的内部信息显示,其先后为安邦保险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复星集团收购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安徽海螺川崎公司生产设备输出等重大“走出去”项目提供了金融支持。

根据记者调查了解,银行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的融资方式,由简单的贸易融资发展为境外直接投资贷款,也有包括内保外贷、项目融资、银团贷款、融资租赁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投资基金融资以及信用保证保险等多种创新模式。

多位不愿具名的保险业人士透露,其中内保外贷和境外发债融资正是目前“出海”大户保险资金的主要融资通道,尤以前者更甚。“相对于境外发债融资,无论是从流程手续还是经营成本来衡量,内保外贷显然更具优势。”

从某上市保险公司曾经披露的一则《关于集团为海外(控股)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中可管窥内保外贷的“袖里乾坤”。具体操作模式为:由境内母公司给内地银行担保,银行在香港地区或境外的分支机构在境外给企业海外子公司解决融资问题。

这一通道逐渐浮出水面后,已引来监管部门的关注。来自业内人士的消息称,针对境外投资,保监会下一步或将进一步明确境外投资的资质条件以及境外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和投资运作标准,研究评估和规范内保外贷、境外发债融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的情况。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