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SDR债券枯木逢春 人民币与美元进入“竞合时代”

SDR债券枯木逢春 人民币与美元进入“竞合时代”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9月01日13:24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推动SDR扩容,一个重要举措是重启SDR债券发行。SDR债券已经停止近三十年,此次SDR债券“枯木逢春”,有两个标志性特征:一是发行主体为世界银行;二是发行地为中国。

作者: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

在G20峰会召开前夕,世界银行发行首只以人民币结算的SDR债券,发行利率0.49%。SDR人民币债券成功发行,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

一、提高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离不开金融

目前,全球经济整体疲弱,中国需求对全球其他国家经济的外溢效应进一步增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正在由“搭便车”转变为“利益攸关方”,乃至成为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参与或主导者。比较而言,在G20和亚投行等国际组织中,中国拥有相应较高的话语权,从而G20和亚投行成为提升全球制度话语权的重要场所。

由于中国需求对全球需求的外溢效应进一步抬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会相应抬高。但中国的需求影响的主要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表现,对于发达国家的外溢效应并不强。要想增强中国在全球问题的话语权,必须提高我国的事务对于发达国家的影响力。

由于发达国家主要是消费型经济体、第三产业发达,在全球供给过剩的情况下,身为工业国的中国很难通过供给来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必须借助本国金融影响力的抬高。因而,中国金融影响力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二、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

在提高中国金融影响力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的意义重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人民币成为计价货币,增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盯住通胀的国家来讲,盯住通胀就意味着盯住大宗商品价格,而盯住大宗商品价格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盯住美元指数,本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被实质性削弱。如果人民币成为计价货币之一,则至少一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通胀表征国内因素的程度(包含了本国汇率)将显著增强,在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或者之一)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央行的独立性将大大增加。

2、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后,受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干扰将大大减少。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即“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很显著。这意味着,在目前而言,中国金融安全与否,与美国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如果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则国际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将主要受到中国央行的影响,中国央行受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干扰将大大减少。

3、人民币国际化将有效降低汇率风险。对于非国际储备货币国而言,该国所有资产均存在风险敞口,导致金融安全问题永恒存在。举例而言,假设一国资产价值上涨20%,但该国汇率相对储备货币贬值30%,则该国资产价值在国际而言是下跌的。此外,非国际储备货币国的企业、居民对外投资中,汇率风险更加突出,可能导致“走出去”投资盈利,但收回资金却是亏损。

人民币国际化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困难重重。中国加入SDR可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非常重要的一跃,但由于2016年以来人民币不断贬值,导致人民币国际支付的市场份额持续徘徊在5-6名左右,市场份额反而小幅走低。

要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效率,需要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巩固中国经济,推进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但这条路十分漫长,需要依托于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一带一路”的成功和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积极参与国际框架下的制度与政策制定,用来争取话语权。这就意味着在当前的国际规则下寻求一定的突破口,提升人民币相应的地位。

在这其中,与IMF、World Bank等国际规则下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十分重要。

三、积极推动SDR扩容,人民币国际化“顺水推舟”

IMF推出的SDR作为一个超主权货币,具有很多主权国家货币不具有的优点:

第一、它能够规避单一货币工具的利率和汇率风险,以及其他国别风险;

第二、它不会导致一国内外政策协调的难题出现,从而避免因为全球货币政策不同步对非国际货币发行国造成的损失。

但是,相对而言,SDR作为一个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被使用的范围较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其不是主权国家货币,在诸多的发达国家中,并未有国家有意愿来推广这一货币,发达国家主要诉求在于提升自身货币使用份额;

第二、SDR实际上是一个货币篮子,本身没有一个主权国家作为基础,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都会有汇兑的不便利特性,在日常结算中使用太少,缺乏使用基础。

正是因为SDR货币需要主权国家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也需要一个推介的媒介和“背书”,因此积极推动SDR的扩容有助于我国人民币国际化。

四、SDR债券“枯木逢春”,铸就人民币国际化阶梯

推动SDR扩容,一个重要举措是重启SDR债券发行。SDR债券已经停止近三十年,此次SDR债券“枯木逢春”,有两个标志性特征:

一是发行主体为世界银行,世界银行作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对于SDR债券的认可对于未来SDR债券发展有重要含义;

二是发行地为中国,正是中国在力推SDR扩容,落地能够进一步加强中国与SDR的联系。

本次债券的成功发行,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巩固与IMF、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关系。前文说到,我国需要保持与国际组织的良好关系,才能在当下的国际制度框架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发行SDR债券,一方面帮助IMF解决了SDR的推广问题,另一方面帮助世界银行解决了融资问题,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下推进SDR债券的前景广阔。特别提款权计价债券能够规避单一货币工具的利率和汇率风险,使境内投资者以及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多元化,也有利于丰富中国债券市场交易品种,拓展中国投资者在国内债券市场获得外币债券的渠道,并为在中国寻求优质投资产品的国际投资者创造新的投资机会。

SDR债券利率决定参考一篮子货币,是此次发行利率仅为0.49%的主要原因。此次SDR债券发行利率仅为0.49%,主要与篮子货币中的欧元区、日本负利率有关,中国、美国也均处于各自国家的利率低位,从篮子货币理论的加权平均估值来看,此次SDR债券定价是合理的。

SDR债券以超低利率在中国成功发行,与人民币贬值预期密切相关。对于投资人而言,通过SDR债券可以锁定未来现金流(一篮子货币计价),加上外汇远期之后,可以直接锁定未来以人民币的现金流;由于目前外汇远期中人民币贬值,因此折算成人民币之后,投资SDR债券的实际收益能够超过2%。此外,可能存在部分投资者不通过外汇远期对冲汇率风险,意图博取人民币更大幅度贬值的资本利得,SDR债券不失为一种规避利率风险的汇率投资工具。

SDR债券的后续推广仍面临一些难题。以SDR计价的有价证券最早出现于1975年,截至1981年底,全球共发行了5.63亿SDR单位(当时约合6.61亿美元)的SDR债券,但此后再没有以SDR计价的债券或信用产品发行。SDR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认可度低导致今后该市场的推广仍面临难题:

第一,SDR计价债券的市场规模小,认可度不高。实际上,前几十年的SDR债券市场并不算成功。

第二,SDR债券当前流动性较差,导致发行较为困难;而流动性差与市场容量小密切相关,如何打破“市场小-流动性差-发行困难-市场小”的循环是最大的难题。

第三,尽管以篮子货币计价能够降低汇率波动风险,但是一篮子货币的配置方式也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者接受程度存在疑问。

第四,SDR债券发行期限受限,由于IMF每5年调整一次SDR篮子,意味跨调整期的SDR债券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第五,SDR计价与美元计价存在天然冲突,扩大SDR计价使用范围损害美国利益,很可能受到美国方面的压力,这是长期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此次SDR债券以人民币计价发行,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从中国政策层思路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不局限于直接推进人民币使用,也包括通过SDR等方式“弯道超车”,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与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扩大SDR使用范围等密切相关,周小川行长《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等文章体现了这一思路,“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扩大SDR使用范围”也是此次G20峰会的议题之一。中国可能会成为推动SDR计价债券发展的“主发动机”,未来甚至有望在中国形成SDR计价债券的二级市场,SDR债券的发展值得长期关注。

我们猜测,未来亚投行也可能成为SDR扩容的重要突破口。目前亚投行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主要是从实际操作层面考虑。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大货币的局面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改变,同时SDR成熟度不高,不足以承担亚投行结算货币的功能。但从未来发展来看,亚投行采用SDR结算可能是大的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更多的国际机构包括亚投行、甚至大型企业发行SDR债券,扩大SDR债券市场容量。随着SDR使用范围的扩大、亚投行运行逐渐成熟,亚投行采用SDR作为结算货币是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G20峰会再次在中国召开恰逢中国人民币加入SDR之年,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必须提升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G20会议是重要的凭借。中国要提升金融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经之路,巩固与国际组织关系、“顺风而行”是人民币国际化提速的重要方式。以人民币计价的SDR债券的发行是巩固与国际组织关系的重要方式,未来其发行加速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海清FICC”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