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中国未陷入流动性陷阱 货币政策仍值得期待

中国未陷入流动性陷阱 货币政策仍值得期待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8月24日10:31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如果要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融资贵的问题,继续推进降息是应有选项,特别是在财政政策难以继续发力,且暂时看不到大幅减税可能性的情况下,降息可以间接改善企业的盈利水平,我们预期年内降息一次的概率仍很大。

刘东亮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分析师

中国不具有流动性陷阱特征

近期有关中国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的争论升温,这似乎也成为央行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的重要阻力。

流动性陷阱的典型特征是,货币政策极度宽松,利率降至极低时,无论央行向经济注入多少流动性,都无法再刺激经济活动。日本是流动性陷阱的典型例证,日本央行长期执行零利率政策,并推出数伦QE,但无法刺激经济增长,欧洲也有流动性陷阱的特征,但持续的时间还比较短,难以下结论。

我们认为中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首先,中国的基准利率及市场利率水平仍然较高,远未达到极低水平,基准利率以及实际贷款利率,均处于国际较高水平,货币政策始终是“稳健”而不是极度宽松的;其次,中国央行并未向市场无限度注入流动性,实际上目前的基础货币仍存在超过2万亿的投放缺口;最后,中国的基准利率仍然能够强有力的影响所有的市场利率,只要中国调整基准利率,市场利率便会发生变动,货币政策并未失效。

M1-M2剪刀差亦不能证明流动性陷阱

M1、M2剪刀差快速上升是市场认为中国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即企业在囤积活期存款而未将资金投入到生产中。但是我们发现,M1-M2剪刀差在历次降息后都会出现飙升,而且无独有偶,美国、日本等其他经济体的剪刀差,亦在数十年来的历次降息周期期间飙升,这表明企业在降息周期中增持活期存款是一个全球普遍现象,也即M1上升是降息后的必然结果,而不能证明此为流动性陷阱。

对于降息后剪刀差的普遍上升,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宽松周期总是对应着资产收益率的普遍下滑,此时企业倾向于持币待投,寻找新的可投资资产。

3季度为通胀低点,未来压力不大

7月份CPI已降至年内新低1.8%,预计8月份CPI将进一步回落,3季度为年内通胀低点已毫无疑问。

预计9月份后,受到季节因素等影响,CPI将温和抬升,10月为年内次高,全年维持双峰走势的判断,但年内次高大约在2%左右,随后CPI将再次回落。总体来看,3、4季度通胀水平将低于上半年,通胀压力不大,年内不会成为掣肘货币政策的因素。且从更长期来看,在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通胀亦难以见到大幅上行的动力。

基准利率仍有下调必要

尽管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存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基准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力下降,且央行表态未来会推出新的基准利率,但由下图可见,基准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仍然对利率体系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本轮降息周期始于2014年4季度,随着基准利率的下调,包括贷款利率、贷款基础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等一系列利率均开始下调,而在2015年4季度最后一次降息后,上述利率均保持基本稳定,包括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速度也明显放缓。

因此,如果要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融资贵的问题,继续推进降息是应有选项,特别是在财政政策难以继续发力,且暂时看不到大幅减税可能性的情况下,降息可以间接改善企业的盈利水平,我们预期年内降息一次的概率仍很大。考虑到基础货币投放的缺口仍在延续,降准的几率也很大,外汇占款的。

同时,逆回购利率与基准利率之间的关系也颇值得思考,目前逆回购利率对资金面和债券市场短端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如果央行希望将降息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调降逆回购利率可以视为变相降息。毕竟基准利率已经逐步进入到新老交替的阶段,逆回购利率成为未来新的基准利率,或者以逆回购利率来构造新的基准利率,都是很有可能的。

改革才是增长的根本动力,如何落地是关键

当然,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只是中短期应对经济下滑的战术手段,真正能够稳增长激发经济活力的战略手段,还是要依靠改革,包括供给侧改革和其他的一系列改革。

改革的道理谁都明白,关键是如何让情怀落地。最优组合是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稳住经济,同时推进改革解决结构性问题,如果过于依赖财政、货币政策,则会失去改革的动力和时间窗口,但如果希望完全由改革来刺激经济,而否定财政、货币政策的短期托底作用,则经济会有硬着陆风险。

因此,为了完成改革目标,而让财政、货币政策让路的想法,可能并不适合当前的中国经济。

(作者系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