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人民币维持第六大支付货币地位 长期仍利好

人民币维持第六大支付货币地位 长期仍利好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7月21日17:55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短期份额的下降不影响人民币的长期地位。一方面,从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人民币与加元的份额差距均在0.3个百分点之内。伴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减弱、波幅收窄,两者的差距有望缩小,人民币份额超过加元应该不是难事。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一些利好因素仍然存在,有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廖淑萍

近日,SWIFT公布的最新《RMB Tracker》显示,2016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中的份额为1.72%,连续三个月维持第六大支付货币地位。

第一,人民币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与加元份额差距拉大。2016年6月,尽管全球人民币支付量较5月份增加了0.19%,但由于全球支付量增幅更大(10.33%),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份额从5月的1.90%下降至1.72%,位列美元(40.97%)、欧元(30.82%)、英镑(8.73%)、日元(3.46%)和加元(1.96%)之后,连续三个月居于第六位。其中,人民币与加元份额较为接近,4月和5月加元份额均仅高出人民币0.01个百分点,但6月人民币与加元的差距有所加大。SWIFT认为,可能是受6月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端午节放假因素影响。

第二,人民币支付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英国超越新加坡成为香港以外的最大市场。2015年9月以来,随着阿根廷、赞比亚和瑞士人民币清算行的相继设立,全球离岸人民币清算行已达到20个。2016年6月,全球超过110个国家、1800多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不过,90%的交易集中在10个国家/地区,香港以71%的市场份额保持绝对主导地位。在香港以外的地区,英国和新加坡是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的两个主要市场,其中英国以24.4%的市场份额超越新加坡位居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上半年,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除英国、韩国、加拿大支付量同比分别增长7%、16%和124%以外,其他市场支付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下降37%和63%,成为降幅最大的两个地区。

第三,短期份额下降不影响人民币长期地位,长期利好因素仍将存在。2015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中的份额达到2.79%的历史高点,此后受中国经济放缓、8﹒11汇改后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大、汇率波动加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支付份额出现下降,支付地位也从第五位滑落至第六位。

我们认为,短期份额的下降不影响人民币的长期地位。一方面,从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人民币与加元的份额差距均在0.3个百分点之内。伴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减弱、波幅收窄,两者的差距有望缩小,人民币份额超过加元应该不是难事。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一些利好因素仍然存在,有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一是CIPS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提高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2015年10月,CIPS一期系统上线运营,可以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跨境个人汇款等业务提供清算和结算服务,但存在业务种类单一、覆盖面不够等问题。目前,CIPS二期项目正在抓紧推进,预计于2017年年底建成。CIPS二期将采用更为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模式,并与债券和外汇等金融市场相连接,引入更多的境外参与者,从而提高跨境和离岸人民币清算和结算的效率。

二是更多离岸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将提高人民币使用量。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相继与美国、俄罗斯央行签署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未来两国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将大力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量的提升。SWIFT的数据显示,2016年6月,全球9.9%的跨境人民币支付量发生在香港与美国之间,这说明,一旦在美国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对人民币跨境支付量的提升将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三是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仍然较高。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内,IMF近日还调高了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预期。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市场对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接受程度也会逐渐升高,人民币交易及使用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中国财政部5月26日在伦敦发行3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7月18日在上海发行30亿元的人民币绿色债券,均获得全球投资者超额认购。中债登的数据显示,6月份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余额为6635亿元,比5月份猛增401亿元,无论是余额还是增幅,均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随着2016年10月人民币将加入SDR货币篮子,市场对人民币的投资热潮正在出现。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