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扩大债市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扩大债市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6月22日09:3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需要与债券市场的开放协调推进。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金融资产规模和资金价格波动幅度将进一步扩大,成熟的债券市场有助于缓释金融风险。

新华社记者李滨彬

北京(CNFIN.COM/ XINHUA08.COM)--央行发布的2016年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位于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其中,5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0万亿元。而截至5月末,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为54.7万亿元。

专家和市场人士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需要与债券市场的开放协调推进。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金融资产规模和资金价格波动幅度将进一步扩大,成熟的债券市场有助于缓释金融风险。随着“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建设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有利于在促进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研究员范为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规模都已经在全球名列前茅,但都不够国际化。“十三五”将是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加深、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加强的五年。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大背景下,证监会和外管局对QFII和RQFII的牌照和额度审批都在加速进行,债券市场也因此将变得更为开放。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预计,到2020年,我国债券市场的体量有望达到90万亿元左右,债市余额占GDP的比例或提高至100%。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境内债券的比重有望达到5-8%左右,规模约达4-7万亿元,熊猫债券规模或达到约3000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中国金融开放与市场化的深化,中国经济与金融对全球体系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这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治理中的影响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得到包括英国、德国和法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金砖银行落户于上海、人民币入篮SDR等,都说明中国在国际经济与金融治理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首先传导到中国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和境外机构投资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回报率,它们依据债券回报率的变化而调整资产组合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它国家的资产收益率,经过这一渠道和机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对其它经济的影响力就会大大提升。这一积极变化,又将提升中国在全球多边金融机构、多边对话中的话语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第一创业证券中国债券论坛秘书长彭兴韵强调。

彭兴韵进一步指出,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开放,有助于人民币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媒介、计价结算货币,向价值贮藏货币的转变,并因而顺理成章地,债券市场也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重要场所,加速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融合。

尽管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积极进展,境外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和国际金融组织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不再受额度限制,但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同时也是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须与资本账户开放的总体进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紧密地协调配合。专家和市场人士建议,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应该进一步扩大参与者的范围,逐步扩大QFII和R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投资额度乃至完全取消额度控制,扩大债券投资品种范围,统筹协调地安排债市开发和资本帐户开放,需要增强境外机构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预期和信心。

与此同时,联合信用评级公司研究总监许余洁建议,我们需研究符合国际债券市场上债券发行与投资相配套的法规体系和交易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和纠纷解决机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纠纷解决和违约处理机制,允许约定在国际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构建国际化债券市场监管体系。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探索实行以自律管理为基础、行政监管为补充的监管模式。证券监管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制定规范的债券发行、交易结算、债券评级、信息披露等业务规则;建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监测和管理。深化我国跨境资金管理体系,减少人民币资金单向跨境流动的冲击,为离岸和在岸债券市场的良性互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