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经济新趋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经济新趋势

金融时报2016年02月26日11:53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处在三期叠加的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推动力所在。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将迎来哪些新趋势? 

处在三期叠加的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推动力所在。 

升级 量变到质变的改革 

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升级”二字体现出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高,是高于数量形式变化的质变。 

过去几年,我国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由低附加值产业提升到高附加值产业,破旧立新速度正在加快。今年年初,央行银监会等八部门发布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意见,将加强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完善信贷准入标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的支持力度。 

消费对GDP的贡献逐步提高。从总量来看,2015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比2014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的叠加作用,是稳定与高效的经济增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不过,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消费存在中高端供需结构矛盾。一方面,消费进入新阶段,中高消费阶层正在崛起;另一方面,消费供给侧能力不足凸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开始由“吃穿住行用”向“学乐康安美”(学习、快乐、健康、安全、美丽)升级。所以,当下亟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消费市场供需错配的问题,促进消费结构的质变,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 

政策方面,中央多次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围绕消费新需求,创新消费品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供给,能够丰富群众生活、释放内需潜力、弥补民生短板、推动工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大众 经济活力全面释放 

新趋势表现在业态的转型升级上,更表现在将经济发展的动力赋予全民,释放微观主体的潜力,大幅度增加有效供给。 

最典型的莫过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简政放权的激励下,各地各行业不断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在财政金融改革中,创新红利正逐步释放。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15年1月至9月,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比2014年同期增长15.8%;全国新登记企业315.87万户,同比增长19.3%。 

这一趋势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相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通过推进金融、土地等要素改革和生产端的改革,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创造出能够激发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配套体系建设,产业基金、投贷联动等金融方式应运而生。大众推动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大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以“需”促“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以大众为主体的经济,深刻蕴含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有助于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也是“互联网+”战略的最好实践者,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引擎。 

绿色 增长动力的可持续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绿色发展正处于系统、全面、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以绿色发展为驱动力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能够突破过去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 

事实上,推进绿色发展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支撑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引领创新驱动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改变。 

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林智钦认为,速度放缓是新常态,保速度要建立在绿色化发展的基础上。未来中国绿色经济比重将逐步上升,国民经济逐步走上绿色化发展的轨道。 

在具体措施上,李佐军则建议,可以从“五大任务”着手:针对去产能,可以推进财税改革、国企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针对去库存,推进土地、户籍等改革,减少无谓的土地资源消耗;针对去杠杆,加快金融改革、投融资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使更多资金转向绿色发展领域;针对降成本,推进税费、电力等改革,减少能源的过度消耗等;针对补短板,推进科教改革、人才等改革,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