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2016全球经济展望:世界希望还在“东方”

2016全球经济展望:世界希望还在“东方”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2月28日15:52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必须承认,我国的宏观经济中有矛盾、有风险,但我国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积极纠正发展积累的问题,用更健康的发展方式化解现存的问题。展望2016年的全球经济,我国经济的机遇大于挑战,全球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依旧来自东方。

作者:

张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张家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来源:微信公共号“宏观经济观察”

在纷繁复杂的2015年即将过去,充满挑战的2016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张超(Z)研究员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张家瑞(Z)国际研究员为原创撰写了一部系列分析文章:《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系列文章共有四篇,分别从总结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我国金融市场运行,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形势发展,分析2016年全球金融市场走势四个方面与各位读者分享两位研究员的研究成果。

此篇文章是《回顾与展望》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两位研究员通过经济数据分析预测世界主要经济体在2016年内的经济走势,提出了:美国复苏或是“镜中花、水中月”、欧洲经济将维持“不好也不坏”的状态、新兴经济体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世界的希望还是在“东方”的研究观点。

2015年底,美联储上演了年终大戏,结束了长达10年的零利率政策,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耶伦女士确信美国经济将继续强化,美国经济“表现良好”。她表示,因为全球经济带来的风险已经降低,导致通货膨胀率低迷的因素将会消退,未来将逐步加息。耶伦女士的自信来自于美国失业数据的改善以及对未来支出增加的预判,但美国就业市场仍然没有完全从经济衰退时期的状态彻底复苏过来。如果期望2016年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改善依赖于美国经济的复苏,恐怕各位要失望了。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2016年全球经济依然难以摆脱低位徘徊的宿命,但并非没有亮点,我们认为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依然需要向“东”看,而全球资本市场无法摆脱向“息”看的束缚。综合来看,2016年全球经济依旧“跌宕起伏”,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将出现分化局面,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加速,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将取代刺激成为2016年我国发展的核心动力。

美国经济复苏或是“镜中花、水中月”  

就业复苏真实的谎言。如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真的依赖于就业数据的改善,那似乎2014年6月之后加息的理由就比较充裕了,因为2014年6月美国就业市场在大衰退时期损失的全部800万个工作岗位已经悉数恢复。不过2014年11月14乔治城大学教育和劳动力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国内的就业岗位再次流失640万个。时间过去一年,2015年11月数据显示美国国内失业率为5%,这基本相当于美国就业市场接近全员就业的状态。但需要强调上午是,美国失业率的统计并不包括那些已经停止求职的失业者、未充分就业的劳动者以及从事零散工作或兼职工作的就业者。如果参考就业人口比例,“就业恢复”的美好现实可能要打个问号了。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就业人口比为62.8%,而在次贷危机期间回落至57.8%,目前则为59.3%。因此,参考就业比例数据,我们预估目前美国国内失业率约为10%,虽然远低于经济衰退期间的17%,但仍然高于衰退之前5%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失业率有缓慢的下降,美国工人薪酬增长却是缓慢的。这说明美国失业率的下降并不能带来收入的提高,就业市场实质依然维持相对疲弱的状态。目前部分就业数据的改善只能说明美国的萧条正在缓慢退却,但还远未到繁荣周期的开始。

制造业周期反转已经来到。美国经济自2009年6月开始缓慢复苏周期后,到2015年12月已经缓慢前行26个季度,虽然期间有“制造业再回归”、“3D打印革命”、“页岩油突破”等不同产业与技术创新,但由于美国无法摆脱对虚拟经济的依赖以及长时间的流动性充裕状态,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将对阻碍美国制造业的复苏,美国制造业周期性反转将在2016年出现。美国制造业以及销售数据自2015年1月就已经出现同比增速回落的迹象,而工厂新订单自2014年11月就已经出现同比萎缩的情况,反而库存出现趋势性地增加,反映出美国制造业的需求不断走弱的客观情况。虽然美国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相对较低,但制造业的趋势性走弱将拖累服务业的复苏。截至成稿,美国12月ISM指数(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仅为48.6,创新低。因此,我们预计美国制造业将在2016年整体步入萎缩状态。

中产消退抑制消费走强。也许这并不是一个短期或者2016年内必然产生质变的问题,但美国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的中产阶级消退对支撑美国经济最核心的“消费”一定是有负面影响。中产阶级家庭所占比从1971年的61%减少到2015年的49.4%,首次低于50%的分界线,意味着美国不再是一个中产阶级为主的国家,其消费能力最强的核心群体已是“少数派”。金融和地产泡沫、长时间的经济低迷以及无就业经济复苏、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导致了美国贫富分化日趋严重。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攸关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全球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政府奉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减少监管和税收,缩减社会福利,鼓励私营企业等政策的施行,目前看来非但未能缩小贫富差距,反而使其有扩大的趋势。

也许对于美国经济、美国中产阶层,2016年或许不是最坏的一年,但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消退加上收入改善预期的减弱,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核心的动力依然难觅其踪。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