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十三五”时期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趋势及政策思路

“十三五”时期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趋势及政策思路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12月14日13:15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十三五”时期,规模庞大和日趋成熟的债券市场将成为我国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健全货币政策新框架和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的重要抓手,发展债券市场意义重大。本文梳理了“十三五”时期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并提出了推进债券市场行稳致远的政策思路。

中行研究所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课题组

李艳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周景彤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李佩珈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一、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立和发展,以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的市场格局日渐清晰,债券的规模、品种、投资者结构、基础性建设和对外开放等均取得长足发展。

一是债券市场规模逐步扩大。1981年国债恢复后,债券市场以国债发行和国库券柜台交易为主,发展较为缓慢。1997年以来,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立和发展壮大,债市规模呈现高速增长。2014年全年,人民币债券共发行11万亿元,同比增加22.3%。银行间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累计成交302.4万亿元。2014年末,我国债券托管余额达35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占比92.6%),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3位,债券余额占GDP的比重提升至55%。2014年全年,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7.4%,其中债券融资占比约达15%,较2002年提高了7倍,是股票融资规模的近6倍(图1)。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占比的提高,对丰富市场主体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有助于缓解经济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的问题。

图1:2002-2014年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注:因人民银行债券托管余额数据前后不可比,图1中托管余额采用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二是债券品种和交易方式不断丰富。债券品种方面,在最初仅有国债的基础上,发展至国债、央票和地方债等政府债券,国开行金融债、政策性金融债、商业银行普通债、商业银行次级债、商业银行资本混合债、证券公司债券、同业存单等金融债券以及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短融、中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公司信用类债券。截至2015年10月底,国债(含地方债)、金融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均占债市总托管余额的1/3左右(图2),公司信用类债券增长较快,存量规模仅次于美国。交易方式方面,在初期现劵买卖和质押式回购等基础上,逐步推出了债券远期、债券借贷、买断式回购、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债券市场产品体系的丰富完善在满足机构和个人投融资与风险管理需求,拓宽商业银行资本筹集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2:近年来三大类债券发行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三是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开放,日渐丰富的债券品种推动投资者不断扩容,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已达近1万家。从国际经验来看,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与一国的金融体系发展开放程度、税收和监管政策等紧密相关。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决定了商业银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的持债比例达61%,但较银行间市场成立之初已有所下降,对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持有比重也减少到37%。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投资者的持债比例显著提高(表1)。投资者的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表1:2015年10月末主要债券品种的投资者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四是债券市场基础性建设不断完善。首先,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涵盖《证券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以及不同监管部门针对各类别债券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在内的法律体系,其为债券市场的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其次,登记、交易、托管、支付、结算等核心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投资者保护、风险防范化解和对外开放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第三,形成了信息披露、信用评级、风险分担等市场化约束机制。第四,成立了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自律组织,初步构建了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和市场参与者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体系。第五,2014年底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曲线开始发布,其对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促进国债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对外开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近十余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在投资端和发行端均取得重要进展。一方面,2003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QFII)开始正式实施。2010年正式允许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参加行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2013年以来,开始允许QFII和RQFII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并不断扩大投资者范围和投资额度等。截至2015年10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29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其持有债券规模约占市场余额的2%左右。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6月,允许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开展债券回购交易且回购资金可调出境外使用。7月,取消了对境外货币当局等三类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市场的额度限制、扩大了其投资范围并实施备案管理。另一方面,2005年起我国先后允许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非金融机构和国际性商业银行在境内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债券),但目前熊猫债券的余额不足100亿元。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