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货币政策难以防范潜在通缩

货币政策难以防范潜在通缩

《中国金融》第23期2015年12月07日20:47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在近似于“流动性陷阱”的状况下更好的发挥财政政策调解结构兼扩大内需的作用。加紧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台财政、政府投融资、国企等领域的改革。再次需要我们加大科技投入。

张超 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

赵荣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

进入2015年以来,“通缩”逐渐成为学界、市场、媒体的热点词汇之一,在中国占主流的凯恩斯学派认为防范乃至化解通缩风险需要“央妈”放水。本文试图从通缩成立与否、成因、货币政策防范通缩风险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真的步入“通缩”了吗?

通缩作为通胀的镜像,其本质的定义自然是物价水平持续显著的下降。至于“物价”如何衡量,物价下跌有多“显著”,“持续”到多长时间,是否还有伴生现象,可以说,每个细节的设定都涉及一系列的课题。鉴于篇幅所限,在此仅对第一个指标,即以何种指标来衡量“物价”来展开详细讨论,其余指标按主流观点认可的“物价水平跌至零一下”简化处理。

CPI、PPI走势出现背离。衡量物价水平最广泛的三个指标分别是:CPI、PPI、GDP平减指数,虽然GDP平减指数在学术上对通胀描述更为贴切,但鉴于没有统一的官方统计数据,且一般经济分析较少使用,本文仅讨论前两者。

在2012年之前,我国CPI和PPI在变化方向、幅度上有较强的一致性,但从2012年起,两者虽然大体上趋势相同,但变动幅度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也就是出现了统计上常说的“喇叭口”——CPI虽然震荡向下,但绝大部分时间维持在1%以上(除了2015年1月),但是PPI却从2012年3月起,连续43个月处在零以下。按主流观点,物价指数降到零以下即可判定经济进入“通缩状态”,从CPI来看,显然还不是通缩;但以PPI来看,我国经济从2012年3月起就进入了通缩,这就产生了矛盾。

CPI和PPI下行成因不同。参考价格的差异造成CPI与PPI的波动幅度的背离。众所周知,CPI篮子中食品比重较大,其中农产品项(尤其是肉禽类)的价格波动向来是CPI变动的主要因素。考虑到我国主要农产品自给自足的战略,食品中大部分商品属于非贸易产品;PPI篮子中主要是工业产品,考虑到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和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的地位,PPI篮子中的商品大部分属于可贸易品。于是,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的差异导致了CPI和PPI走势幅度的背离,也就是CPI有较强的“内部性”,更多地体现了我国自身的情况;而PPI有较强的“外部性”。事实上,观察欧美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可以发现除了美国,欧日都深陷通缩泥潭,可见,PPI的持续走低更多地反映了全球范围的通缩压力,即输入性通缩压力。

概括而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外生性”的通缩压力显而易见比较大(PPI连续43个月为负值),“内生性”的通缩压力还在可控范围之内(CPI还不是负值),但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CPI震荡下行,逼近1%)。所以,我国经济是否已经步入“通缩状态”还存在一定的变数,我们认为目前存在一定的通缩风险,但不能简单地说已经步入通缩状态。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