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境内外利差倒挂银行跨境业务转向

境内外利差倒挂银行跨境业务转向

上海证券报2015年11月06日08:45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境外的人民币贷款利率相比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不再具有明显优势,过去以“内保外贷”方式展开的跨境融资业务明显减少。中资银行可以大力发展“外保内贷”方式下的跨境业务。

伴随央行的数轮降息降准、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以及美元即将进入加息轨道,中资银行跨境业务正逐步调整业务方向:从融资与外汇产品向表外业务延伸,从提供交易性服务向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转变。

“现在,境外的人民币贷款利率相比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不再具有明显优势,过去以“内保外贷”方式展开的跨境融资业务明显减少。中资银行可以大力发展“外保内贷”方式下的跨境业务。”一位国有银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倒挂

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境内外利率倒挂现象越来越常态化。自6月底、7月初,离岸人民币同业拆解利率高于在岸人民币利率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趋势在8月、9月、10月初进一步强化,境内外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倒挂最高时达1.54。在10月下半月和11月头几天,境内外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倒挂有所收窄,但仍在0.3—0.6之间徘徊。

“人民币境内外利率倒挂,是由于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紧张所引起的。”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对记者表示。

WIND数据显示,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开启后,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快速增长,从2009年初的543.85亿元激增到2014年底的10035.57亿元,年均增长162.60%。然而,进入2015年之后,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开始下降,到2015年9月为8953.65亿元。香港人民币存款的下降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带来考验。

在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看来,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紧张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元加息的预期会使离岸市场外汇供小于求,离岸人民币汇率承受贬值压力。投资者会增大当期拆借离岸人民币的额度,以获取套汇收益。贸易者倾向于选择在香港结汇,将所获得的人民币运用于在岸市场。这其实发挥了和套汇者一样的人民币搬运作用。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大背景下,离岸人民币回流渠道不断拓宽,境外金融中心对人民币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离岸资金池的扩容速度并不匹配,使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紧张。

银行跨境业务转向

在人民币境内外利率倒挂的情况下,一度火热的跨境联动产品“内保外贷”逐渐降温。

内保外贷、海外代付、风险参与等跨境联动业务主要是利用较低的境外人民币利率、通过保函等结算工具、连接境内高收益与境外低成本之间的市场机会。因此,“内保外贷”等业务对资金成本与汇率水平高度敏感,总体上仍在沿袭“境内银行承担风险,境外银行提供资金”的做法。

“在跨境业务的发展初期,各家银行均聚焦在内保外贷与贸易融资两大板块。在当时,其不仅满足了“走出去”企业与贸易型客户拓宽境外融资渠道与降低财务成本的需求,也推动了离岸人民币贷款需求的迅速增长,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强表示。

就未来看,“美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中国进入降息周期,国内企业在国内贷款利率就会降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人民币的海外存量仍然较大,但是资金价格优势不会很明显,这会影响到内保外贷业务的发展。”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对记者表示。

当前,面对境内外人民币境内外利率的相对变化和人民币进入双向波动的态势,“外保内贷”等产品则孕育出新的巨大需求。

外保内贷的理念与传统的内保外贷相同,主要是针对“引进来”的外资集团或红筹架构客户群体。该类客户实力雄厚,主要资产均簿记在境外,通过境外行进行授信,以银行保函作为媒介,将境外的闲置资产与境内的融资需求相连接。

“中资银行可以利用“外保内贷”思维,积极开发境外银行担保以及贸易融资、项目贷款、供应链融资、外保内债等业务,在覆盖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业务结构,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一位国有大海境外分行负责人表示。(记者张玉)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