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中国经济不可能“滞胀” 无须改变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不可能“滞胀” 无须改变货币政策

中国证券报2015年09月14日09:27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经济下行与CPI上行形成鲜明的对比,似乎“滞胀”的雏形正在形成。这些担忧最后归结为一点:CPI连续回升会否使央行改变货币政策?

王勇

8月CPI创年内新高,同比上涨2.0%。有分析认为,今年余下的四个月,物价有望继续回升,部分月CPI同比涨幅或将超过2%,这将引发社会各界种种担忧。但笔者却恰恰认为,CPI创年内新高属于正常现象,无须担忧。

就在不久前,不少人还在担忧中国经济会步入通缩,甚至预测或出现“硬着陆”。而随着CPI连续回升并进入“2时代”,有些人就又在担忧中国经济会否出现“滞胀”了。因为,经济下行与CPI上行形成鲜明的对比,似乎“滞胀”的雏形正在形成。这些担忧最后归结为一点:CPI连续回升会否使央行改变货币政策?

滞胀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零或是负增长的情况下,发生高通胀率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经济快速增长才会带来较高的通胀,而在经济不增长或负增长时,一国或地区的通胀相应也会为负。滞胀会使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货币贬值,货币的国际购买力减弱。而据西方国家历史上曾遭遇过的经济滞涨情况,经济滞胀的治理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事。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所经历的缓慢增长阶段被称为典型的滞胀阶段,其可细分为1968年中至1970年中,1973年初至1975年初,1978年底至1980年底的三次滞胀期,尤其70年代后的两次,CPI增长达10%以上,而同期GDP都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再看近几年来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俄罗斯、巴西陷入滞胀难以自拔,全球资本市场上新兴经济体曾经依赖的游资正在回流,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兴许未来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新兴经济体调整尚未完成,拐点仍需等待。从美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得到的教训是,一国经济增长需要通过经济周期的自我调整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际就是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这轮经济周期调整,情况更复杂,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更多。所以,为确保这轮经济调整实现良性循环,一定要遵循周期规律,把握好发展方向,坚持调结构、转方式,扎扎实实推改革,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通过一系列所谓刺激政策来拔苗助长。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所要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正如日前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回应外界对中国经济担忧时明确表示的那样,中国经济形势可说是“形有波动,势仍看好”。在结构性调整中,由于发展动能转换,一些经济指标在月度、季度间发生波动是难免的,且去年以来就有,但经济仍然处于合理区间。所以,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再说近几个月CPI指数上涨,猪肉和蔬菜价格飙升是主因,而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下行压力还在加大,上游PPI走势持续下行趋势不改,只怕下游的CPI想升也升不了多高。如此分析下来,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滞胀”。

确实,中国央行现在面临“两难”选择:如果因CPI回升并进入“2时代”就此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显然对稳增长不利;而货币政策如果继续宽松下去,不仅通胀和资产泡沫皆会抬头,而且负利率会重演,人民币贬值预期也会逐步加深。笔者认为,两害相比取其轻,央行还是应选择稳增长。因为,美国面临着本月美联储是否决定加息的政策选择。而中国仍处在降息通道中,如果只是根据本国CPI走势就转向加息显然不合时宜,尽管会暂时出现负利率。再说,虽然未来CPI仍有缓慢上行的可能,但全年CPI涨幅将低于3%的政策目标值,物价状况暂不会明显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还有,从借鉴经验教训角度,与当年美国治理经济滞胀所采用的主要是从抑制通胀入手的做法也应当有别。因为,除了解决稳增长中各种复杂问题尤其是满足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外,关键还要解决因外汇储备减少进而外汇占款下降形成的流动性紧张的需要。

实际上,消除大家上述各种疑虑的治本之法就是要通过政策的正向激励,激发多种经济增长新动能。眼下,最耀眼的新动能要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已成为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如今为中国人熟知的概念正是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正式提出来的。目前“双创”已结出了累累硕果。从新产业角度来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将近5个百分点。从新业态角度来看,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基础之上,上半年增速将近4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铁路机车增速有的翻倍,有的在50%以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专利申请数量占全世界三分之一,已超过美、日而稳居世界第一。

笔者坚信,随着“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发挥,并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双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一定会有大幅度提高。而这或许也是解决上述各种疑虑的制胜法宝。(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