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货币市场 > 资金面偏紧对冲仍未结束 中长期仍需降准

资金面偏紧对冲仍未结束 中长期仍需降准

中国证券报2015年08月25日10:12分类:货币市场

核心提示:市场人士指出,近期流动性收紧既源于超储率的下滑,也受到市场谨慎情绪的影响。为平抑货币市场波动、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预计央行将延续对冲操作,不管短期对冲手段如何,流动性回归适度合理是大势所趋。中长期看,经济超调迹象和资金外流隐忧仍要靠降准等长效流动性投放手段对冲。

24日,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涨跌互现,隔夜资金紧缺的状况再度加剧,且紧张态势蔓延到其他期限。市场人士指出,近期流动性收紧既源于超储率的下滑,也受到市场谨慎情绪的影响。为平抑货币市场波动、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预计央行将延续对冲操作,不管短期对冲手段如何,流动性回归适度合理是大势所趋。中长期看,经济超调迹象和资金外流隐忧仍要靠降准等长效流动性投放手段对冲。

流动性再收紧

24日,银行间货币市场复现资金偏紧的状况,市场殷切期盼货币政策做出有力的对冲。

昨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各期限回购利率涨跌互现,其中隔夜利率低开高走,全天加权平均利率续涨约2BP至1.88%;7天利率则再跌2BP至2.55%。中长期限品种中,14天、21天回购利率分别涨2BP、3BP,3个月回购利率持稳在3%。

某券商交易员表示,昨日融资难度再度加大,特别是质押信用债不易,大行对于信用债质押融资需求的接受度不高。某股份行交易员进一步指出,昨日早间部分股份行仍有融出,政策行中国开行则继续保持供应,但是市场涌现出大量隔夜需求,导致隔夜品种供需持续紧张,且午后紧张态势逐渐蔓延至其他期限,7天至1个月资金供给随后在需求冲击下也逐渐变得不再充裕,全天供给紧张态势一直延续到尾盘。

从市场人士的反馈来看,此前两个交易日,在央行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短期流动性供给后,隔夜资金供给一度有所改善,21日午后甚至出现减点融出的情况。市场人士就此指出,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平抑货币市场波动尚需时间和行动。

对冲操作还未收场

短期资金趋紧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趋紧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既源于超储率的下滑,也受到市场谨慎情绪的推波助澜。

国内某主要研究机构报告指出,在5月份之后,由于央行没有更多注入流动性,随着财政存款在6、7月份的明显上升,加上7月份外汇占款出现了历史上单月最大幅度的减少,其测算截至7月末的银行超储率已经比6月末的2.5%明显下降,可能降至2.0%-2.1%的水平。加上近期汇率的剧烈调整和央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本月外汇占款可能再度明显下降,超储率水平可能已经降至2%以下。该机构认为,近期隔夜回购利率逐步小幅上升,除了杠杆融资需求旺盛的影响以外,与超储率的下滑也有关系。

谨慎的流动性预期则可能加剧短期货币市场波动,这一点在2013年“钱荒”之中得到很明显的体现。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特别是新兴市场货币轮番贬值,引发了对资金外流和本币流动性的担忧,这种担忧直接影响到银行对流动性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的评估,可以看到,近期回购市场成交量在下降,大行融出意愿也有所降低。短期谨慎情绪可能导致大行惜借,加剧资金供需失衡,助推利率波动。

但不少机构相信,流动性短期收紧的状况不可持续。某券商指出,近期流动性收紧因供给收敛造成,而非需求增加,这类问题易解决,因为货币政策必然会进行对冲。有交易员表示,短期看,央行降准靴子迟迟未落;但中长期看,经济超调迹象和资金外流隐忧必然要靠降准等长效流动性投放手段对冲。前述研究机构报告则指出,对于央行的放松,不必拘泥于形式,央行政策最终均指向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流动性适度和平稳。总之,流动性回归合理适度状态是大势所趋。

考虑到前期逆回购、MLF操作等效果有限,市场仍期待有更多对冲手段祭出。在资金面回稳之前,预计央行对冲操作停不下来。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