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货币市场 > 不利因素少流动性无忧 应急干预或撤出

不利因素少流动性无忧 应急干预或撤出

中国证券报2015年07月15日08:32分类:货币市场

核心提示:市场人士指出,考虑到短期流动性较为充裕,且A股市场“挤兑”风险基本解除,市场情绪正恢复平稳,央行可能逐步撤出流动性应急举措。在宽信用消耗超储的背景下,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可能难以回到5月份低位,但保持在较低水平运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14日,央行继续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但交易量缩水,自本轮逆回购重启以来首次净回笼资金。市场人士指出,考虑到短期流动性较为充裕,且A股市场“挤兑”风险基本解除,市场情绪正恢复平稳,央行可能逐步撤出流动性应急举措。在宽信用消耗超储的背景下,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可能难以回到5月份低位,但保持在较低水平运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逆回购或有序退出

公告显示,央行14日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操作,交易量200亿元,创下6月份央行恢复此项操作以来的最低值,并且较上周7日和9日的操作分别减少300亿元、150亿元。由于当天有500亿元前期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实现资金净回笼300亿元,这也是本轮逆回购重启以来的首次单日净回笼。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些迹象表明,央行可能考虑逐步撤出短期应急性的流动性操作。据分析,6月下旬,央行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原本就定位于短期性的流动性干预措施。

6月中下旬,货币市场因为大盘股发行与半年末金融监管考核因素而波动加大,流动性有所收紧,在银行体系超储率并不低,货币总量宽裕的背景下,央行重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既可增加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给,稳定市场预期,也便于事后退出,不会对流动性总量和市场预期造成太大影响,符合以往年末、半年末、长假等关键时点的操作惯例。不过,适逢A股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局部金融风险开始暴露,央行有必要释放积极信号配合股市维稳。6月底,央行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实施定向降准。这之后,货币市场平稳跨季,而资金利率自6月底便见顶回落,按照常理,再开展逆回购操作的必要性已大为下降,但可能考虑到稳定证券市场情绪的需要,央行仍维持逆回购滚动操作。

市场人士指出,自上周后半周以来,股市止跌并出现较快反弹,“挤兑”风险基本解除,而货币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资金利率稳中有落,此时央行考虑缩减甚至撤出逆回购操作也顺理成章。考虑到周内还有350亿元逆回购到期,若央行维持目前操作力度,则全周大概率将出现资金净回笼。

不利因素少 流动性无忧

14日,银行间回购市场上,流动性继续宽裕,央行净回笼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回购利率方面,隔夜利率稳定在1.25%下方,7天利率稳定在2.55%一线。资金交易员表示,隔夜资金需求较多,但是大行供给十分充裕,最后也出现减点融出迹象,流动性整体较为宽裕,情况好于前两个交易日。

短期看,由于新股发行暂停,资金面不利因素主要是企业缴税、大行分红等。按照惯例,7月上旬是一季度企业所得税的清缴入库期,财政存款增量较大,对流动性有季节性扰动。Wind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7月份财政存款净增量均超过6500亿元,是全年财政存款的一个增长高峰期。此外,7月份银行分红仍较为集中,可能对资金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根据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上市银行2014年度分红方案基本已在7月上半月完成实施,后续对资金面的影响已不大。此外,7月企业缴税也接近尾声,往后对资金面不利因素较少。

分析人士指出,5、6月份货币信贷数据传递出一定的积极信号,信贷渠道有所打开,货币派生也有所提速。未来随着实体需求复苏和银行放贷意愿上升,加上宏观政策的合理引导,信贷投放及债务融资有望继续扩张。在此过程中,银行备付金面临自然消耗,而央行货币政策可能倾向稳货币、宽信用,货币宽松的节奏或力度可能微调,因此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难以回到5月份极宽裕的水平,但货币政策宽松取向不变,流动性总体无忧,即便资金利率难以回到5月份低位,大概率仍将在较低水平运行。(本报记者 张勤峰)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