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货币国际化——海外路径与中国的选择

货币国际化——海外路径与中国的选择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4月13日17:21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如果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行顺利,中国会收益良多,这既包括企业层面贸易结算的便利、汇率风险降低,本币融资成本降低,也包括金融市场配置效率的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加等宏观层面的好处。

曹阳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特约专栏作家

报告要点:

Ø  我们认为推行货币国际化的典型模式有美国、日本两种,前者是内需导向型经济体,在国际收支中通过经常项目逆差,吸引海外投资来输出本币;后者奉行贸易立国,在国际收支中追求贸易盈余,希望通过扩大本币的贸易结算、增加海外投资来获取国际货币地位。

Ø  对美国而言,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在贸易、金融领域上形成了全球对于美元需求的路径依赖。1976年牙买加体系建立、国际货币体系转向浮动汇率制后,美国不再被迫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开始通过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逆差增加全球美元流动性供给。尽管美元汇率波动很高,但美元作为通行的计价手段、价值储藏工具在全球依然维持很高的可接受度,也使美国可以维持很高的净国际负债规模。

Ø  对日本而言,“贸易立国”导向带来了较长时间的贸易盈余、80年代通过“雁型分工”模式增加了对东亚的直接投资,这使日本具备了推行货币国际化的条件,但日元国际化却并不成功。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日本出口50%以上的份额在亚洲地区,但这些国家主要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第二,日本企业在全球布局中往往使用外币计价来对冲风险,因此海外直接投资并未带来日元使用范围的扩大;第三,国内金融市场的长期低迷降低了以日元计价的金融资产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Ø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始条件已经较为成熟。第一,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投资结算货币的使用比例增加;第二,随着国际贸易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结算,为吸引中国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人民币资产,需要提供多样化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目前离岸人民币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第三,目前中国央行已与28个国家或地区签署高达3.1万亿人民元的货币双边互换协议,这增加了离岸市场流动性,有助于保持离岸汇率稳定。

Ø  增加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促进资本跨境流动,多元化市场交易主体,推进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等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将是必要的,这意味着中国目前在外汇市场建设、促进资本项目开放等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我们认为对外“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丝路基金设立将是其中的关键。

Ø  如果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行顺利,中国会收益良多,这既包括企业层面的便利贸易结算、汇率风险降低,本币融资成本降低,同时也包括金融市场配置效率的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加等宏观层面的好处。

Ø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并非没有挑战。加强国内金融市场建设,实行审慎、稳定的宏观政策,有序地推进市场开放,稳定投资者的预期都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