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澳新:黄金定价权东移 上海将成黄金交易主要中心

澳新:黄金定价权东移 上海将成黄金交易主要中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3月18日14:1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澳新银行认为,随着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逐步开放,中国最终将成为黄金价格复苏的主导力量,上海未来将成为黄金交易的主要中心。中国市场以国际现货价格的折扣价或溢价进行交易的趋势,也会吸引投资者进入该交易所,而以人民币定价的合约,则是又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方面。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澳新银行最新研究报告认为,随着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逐步开放,中国最终将成为黄金价格复苏的主导力量,上海未来将成为黄金交易的主要中心。中国市场以国际现货价格的折扣价或溢价进行交易的趋势,也会吸引投资者进入该交易所,而以人民币定价的合约,则是又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方面。

澳新银行发布黄金市场未来展望报告指出,到2050年,亚洲在全球经济中将占据过半份额,区域收入的增长也将支持黄金投资的强劲需求。中印两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但两国的收入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长期来看,各国央行可能会增加黄金持有量。多数购买交易将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这也将让这些国家日益接近发达国家的黄金持有水平。但由于金矿无法迅速扩大,因此黄金价格将受到供应短缺的支持。大幅低于1000美元/盎司的黄金价格长期来看难以持续。

报告认为,黄金仍将是私人领域和央行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金价可能大幅上升至2000美元/盎司以上。从近期来看,接下来五年的黄金价格可能只会略微上升,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者与央行需求的双双增长将刺激金价明显上涨。

以下为报告摘要:

黄金作为投资产品

纵观历史,黄金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和价值储存手段,在保障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黄金对很多国家,尤其是中东和亚洲国家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这些因素已让黄金成为了贵重商品,因此黄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一直都极为有限。

我们认为,黄金将成为私人领域和央行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波动和不稳定的时期,黄金起到保护财富的作用。虽然全球金融体系在过去十年里安然度过了狂风暴雨,但有时仍然显露出不稳定的迹象。此外,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也会增加黄金的未来吸引力。

关于黄金的投资作用和防御型资产价值,长久以来一直争论不休。有观点认为,如果央行不再以黄金储备作为货币的后盾,那么黄金就毫无投资价值。除了一些工业用途外,黄金并不具备内在价值,也不能产生现金流。但有一些人却以黄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强劲表现为例,强调了黄金作为防御性资产在经济波动和危机时期的重要作用。还有一些人称,只有在民众普遍关切全球金融体系能否正常运行或在恶性通胀时,黄金才具备价值。

我们的分析及其它研究表明,黄金能够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事实上,在过去25年内大多数市场危机期间,黄金一直都能增加投资组合收益或减少亏损。

世界黄金协会的一份研究表明,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黄金在大规模多元化投资组合中的配置介于2.5-11%之间,且作为多元化资产,黄金在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的比例,与其在小市值公司或新兴市场的投资组合中的比例相当。

在公共债务水平日益上升且长期利率保持超低水平的时代,黄金作为防御性资产,能在投资组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债券历来都是投资者组合中的主要防御性资产。低信用风险和高流动性是其关键特点。黄金和现金一样,也适合投资组合的防御配置。

金融危机过后,政府信贷压力增加,且政府债券收益率已保持多年的低水平,因此黄金作为长期防御性资产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日益增加。

另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是多数经济体的人口老龄化。一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人们开始退休时,防御性资产在其投资组合里的比重也会增加。这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提高零售与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

亚洲金融转型

收入效应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会随着实际工资的提升而增强,因此,随着收入提高,消费者对于黄金的需求也会增加。过去几十年来,亚洲地区的收入效应非常明显。亚洲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增长强劲,但金融体系相对而言仍然监管严格。黄金一直是这类市场环境下的受益者,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并没有承受与整体金融体系相同的监管力度。由于黄金在亚洲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需求会高于纯金融因素所体现出的水平。

未来五至十年内,经济显著增长的基础面以及受监管的金融体系,将继续为黄金提供支持。

亚洲十国中的新兴国家,人均黄金需求量仅为0.70克。这只相当于国民收入更高的发达国家消费水平的一半左右(如德国、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随着亚洲十国新兴经济体的日益富强及工业化程度的发展,人均黄金需求有望翻一番。

这种状况也会对亚洲实体黄金需求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发达国家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约2%为大宗商品,但一些研究表明,最佳配置水平应更接近5%。黄金凭借相对较高的流动性,可能在这些大宗商品投资中占据一半左右的份额。我们估算,到2030年,亚洲十国地区的个人与机构黄金需求量合计接近5000吨,远高于目前的2500吨。央行持续购买黄金也会带动亚洲总体需求的显著增长。

央行与黄金

未来十年内,新兴市场的央行需要在金银库里持有更大规模的实体黄金,以此在汇率波动的市场行情中增强市场信心。这些央行很多已从1990年代末的亚洲货币危机开始,构建起庞大的外汇储备。发达国家央行则可能会维持现有的黄金持有量,这也意味着官方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净买入。央行已认识到自身储备组合的固有风险,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因此它们也一直在努力减持自身投资组合中的美元和欧元资产,实现组合多元化。金融危机后,公共部门负债迅速上升,也为组合多元化增添了有力的论据支持。在这样的多元化过程中,不少资金已进入新兴市场政府债券,但我们也看到有些央行在购买黄金,其中以新兴市场最为明显。

IMF最新文件表明,在央行严重,黄金是一种可用来降低风险的资产。这一结果,与澳新银行在2014年初对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管理人开展的调查不谋而合,在这次调查中,近半数受访者认为,从长期来看黄金是一种安全的避风港资产。此外,6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两年内黄金在央行储备中的比重将会增加,只有20%多的受访者认为会下降。近半数受访者还认为,持有更多黄金能够减少组合风险,这部分受访者多数是“低中收入”国家的央行行长。若全球所有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中至少有5%的黄金的话(相当于当前的中位持有数),全球央行则需要购买近8000吨黄金;如果央行不想去影响价格的话,那么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很困难。

金价的长期展望

未来十年内,全球经济和金融产业将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发达国家完成去杠杆化、利率正常化以及中国(和亚洲)经济模式演变并融入全球体系。因此,我们认为利率水平或投资收益很难达到最近几十年的水平。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

由于要保持足够高的价格来刺激新的供应,因此我们的基准预测是,到2030年黄金名义价格将达到2400美元/盎司,而人们日益增长的收入水平将支持黄金的需求。而如果黄金迎来更大的牛市和熊市行情,在牛市情境下,我们认为到2030年金价也可能会上涨至3000美元/盎司,在熊市情境下,黄金价格甚至低于1000美元/盎司。

根据我们的基准预测,金价可能会稳步增长,最终在未来十年内突破2000美元/盎司大关。这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我们认为这一估值出现的概率是45%。这个估值预期体现了我们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走势的核心观点:我们预期,未来十年内全球经济将适度增长,年增长率约为3%至4%,并带动实际利率的上涨。这将能给股市和固定收入市场带来积极(虽然力度不大)的收益,拉动金价顺势增长。

但在接下来几年里,随着ETF基金的不断抛售,全球黄金供应量将增加,但价格涨势可能会随之停滞。作为实体黄金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各国央行的反应对黄金价格长期前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我们的基准预测,新兴市场的央行会继续积累实体黄金,使其黄金配置水平更加接近发达国家。因此,各国央行应会按照每年75吨的平均速度,维持黄金净买入态势。

黄金供应具有价格敏感性

黄金供应不仅对判断金价具有关键意义,对适用于判定黄金可用性。各国央行在将黄金用作货币单位时,其中的一个重要考虑是能够供应充足。同时,供应也不能过于充足,因为这会增加货币供应,并产生通胀效应。随着全球人口日益增多和日渐富裕,黄金供应能否与潜在需求相匹配,将对黄金价格产生着重大影响。

采矿生产是全球实体黄金最主要的来源。2013年,金矿产量达到创纪录的3019吨,首次突破3000吨产量大关。过去几十年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南非作为黄金主要生产国的地位在逐步下滑。1970年,南非约占世界黄金总产量的62%。但在这些低成本浅矿开发枯竭后,东亚(尤其是中国)、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开始迎头赶上。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年产量刚刚超过400吨。此外,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实体黄金进口国。近年来,排在中国之后的黄金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还有印度尼西亚和秘鲁,而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加拿大的黄金产量则相对稳定。

约20%的全球金矿在黄金价格超过1200美元/盎司时才能盈利。虽然新的低成本矿可能会在日后投入运营,但成本越来越昂贵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黄金供应要在当前水平上实现大幅扩张,那么黄金价格很可能在接下来几年也要随之上涨。由于开采成本日益攀升,黄金回收预计将在新的黄金供应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不过鼓励黄金回收进入市场,也需要高价刺激。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看到成本曲线在1000美元/盎司的金价下方形成了有效的支持。

黄金定价权向东转移

目前,通过交易市场进行的大宗商品交易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黄金也不例外。全球绝大多数黄金通过伦敦OTC(柜台)市场交易,2013年交易量预计超过50万吨。这相当于全球年金矿供应量的170倍左右,占全球黄金交易总量的75%。虽然该市场决定着黄金定价,但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交易的黄金期货也达到约14.7万吨,占全球黄金交易总额的20%。同时,2013年中国在岸黄金市场交易量约为4万吨,占交易总额的4%。

过去二十年来,快速的工业化也使之中国成为了日益重要的实体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这符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基础金属、贵金属和其它多种农业商品消费国的地位。

这也自然而然提升了中国作为某些商品定价中心的地位,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走向世界前列,这个地位还会进一步强化。境内大宗商品在岸交易合约在中国的发展,支持着这一趋势。过去十年,中国也见证了交易量的大幅增长,例如,中国境内市场目前对全球煤和铁矿石定价有决定权。

虽然中国是黄金的最大消费国和生产国,但它的全球黄金交易份额目前仍然相对较小。有两个因素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目前的黄金交易状况,其一是黄金合约才刚刚进入中国交易所,其二则是现行法律法规限制国际机构涉足中国金融市场。尽管如此,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的规模仍得到增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期权和其他衍生品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将逐渐在全球黄金交易中占据更大份额。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起步相对较晚,2008年才刚刚启动,但预计也已在全球交易总额中占据了3%。虽然在市场份额方面,与铜合约(占全球交易总额的21%)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交易已有15年历史了。

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寻求以更大力度介入黄金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SGE)已在上海自由贸易区(FTZ)设立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努力向国际投资者开放中国黄金市场。中国黄金市场向国际投资者的开放,将大幅提升交易所的交易量。中国市场以国际现货价格的折扣价或溢价进行交易的趋势,也会吸引投资者进入该交易所,而以人民币定价的合约,则是又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方面。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