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投资理财 > 移动金融迎来健康发展良机

移动金融迎来健康发展良机

金融时报2015年02月25日09:26分类:投资理财

核心提示:《指导意见》是央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等多种支付技术方式百花齐放,线上、线下支付场景大融合的背景下,明确给出的移动金融发展业务流程标准、技术创新规范和市场导向原则,将对移动金融发展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央行发布《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移动金融迎来健康发展良机

《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央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等多种支付技术方式百花齐放,线上、线下支付场景大融合的背景下,明确给出的移动金融发展业务流程标准、技术创新规范和市场导向原则,将对移动金融发展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日前,为顺应国际国内移动金融发展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业界反映,《指导意见》是央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等多种支付技术方式百花齐放,线上、线下支付场景大融合的背景下,明确给出的移动金融发展业务流程标准、技术创新规范和市场导向原则,将对移动金融发展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业界声音:移动金融健康发展有章可循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市场参与主体较多,包括芯片厂商、通讯运营商、手机厂商、第三方支付机构等。 

业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国内的移动金融正飞速发展,但同时移动金融产业链和服务功能仍不成熟,例如,金融机构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存在缺陷,双方都想站在自己的角度实现利益最大化,这种各自为战的情况不利于产业化发展。而移动支付的发展需要参与各方形成产业合力,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建设。 

此外,移动金融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不够健全,检测和资质要求不明确,导致产业链中的银行、电信运营商、卡商、芯片商以及移动终端厂商之间的配合比较松散,单点上形成的成功案例也很难向市场进行推广。因此,全行业亟待一个声音来统筹、规范和整合。 

中国银行总行网络金融部高级经理傅安波表示,在移动金融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移动终端制造商等都希望自己成为产业链的主导者,但却因为不能平衡各方利益关系,而未能树立自己在产业链中令人信服的“火车头”地位。所以,只有央行这样的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没有自身商业利益诉求的政府机构才最适合扮演“火车头”角色。事实也证明,央行这一“火车头”一开出来,对各方的带动和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 

广发银行副行长王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安全可控原则,强调了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应以安全可信和风险可控为底线,切实维护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而在移动金融技术及服务供应链整合层面,《指导意见》指出各行业主体应该坚持继承式创新发展,注重服务融合发展,减少重复建设,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和协同化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副局长张秀萍告诉本报记者,《指导意见》解决了各金融服务提供者在移动终端领域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标准繁多、进展缓慢的问题,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使移动金融服务实现“一点接入,全局适配”;通过统一的运营标准,梳理并规范了移动金融服务产业链体系,明确了参与角色的定位、范围和规则。除此之外,《指导意见》还为所有金融服务提供商建设了安全可信的基础环境。金融服务提供商可以将全部精力用于建设服务内容、拓展用户规模方面。 

芯片厂商方面,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认为,《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对移动金融所基于的安全介质、可信基础环境、检测认证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使得产业链各方有章可循,解决了产业界在涉及到移动金融创新时遇到的种种困惑。 

安全可信:基础环境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安全、规范、便捷的金融工具应是社会大众对金融服务的普遍需求,更是金融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中国人民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于2012年12月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确定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的技术路线。2014年,移动金融检测认证体系初步建立。 

2013年10月底,建设完成的国家级移动金融基础设施——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是移动电子商务参与各方均认可的可信第三方实体,旨在构建移动金融安全基础防护体系,可解决各企业TSM的安全互信等问题。 

此外,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户体验,人民银行一直坚持移动金融线上、线下全面协同发展,以达到既可依托移动互联网实现手机银行等远程线上应用,又可依托线下受理环境实现线下应用。 

目前,MTPS已接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移动等20多家机构,并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实现应用落地并发卡。同时,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已在广州、成都、合肥、贵阳、宁波、深圳等城市基于MTPS、遵循移动支付金融行业标准,开展了手机电子现金、线上有卡支付、基于安全单元芯片(SE)的移动银行、手机信贷、手机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等金融服务。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城、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旅游、智慧社区、自助售货、大学校园等,SE形态包括SIM卡、SD卡等。

《指导意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明确了移动金融应基于金融IC卡实现应用工具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基于金融IC卡的移动金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既方便了用户,也极大地降低了服务应用的开发适配成本,避免了在硬件适配领域的重复工作。 

截至目前,我国金融IC卡受理环境改造基本完成,电子现金的跨行圈存改造已经就绪。金融IC卡应用城市在原有47个基础上扩大至110个,且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实现方式更加清晰。 

继承创新:移动金融呈现融合发展新趋势 

业界普遍认为,《指导意见》的发布,是监管部门针对移动金融整体技术架构和管理办法的首次完善,对于助推移动金融进军创新蓝海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记者了解,2014年,建设银行在四川率先推出了基于MTPS的SD-MALL产品,利用MTPS平台安全可信、互联互通的特点,将当地地铁、出租、电影等行业应用写入移动金融产品中,真正实现了跨行业整合、一卡多用。下一步,建设银行将探索基于全手机模式的移动支付产品。 

中国银行则在MTPS全部试点地区实现了发卡,并全力拓展公交、影院、零售、景区门票等多个与民生服务、惠民金融息息相关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安徽,中国银行独家支持“合肥通”市民卡在各类小额消费场景下的手机刷卡消费。目前,中国银行正在前期实现的SD-Mall模式发卡的基础上,探索体验更友好、成本更低廉的SIM卡发卡模式,通过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推出集4G通信和金融服务功能于一身的SIM卡移动支付产品。 

张秀萍表示,农业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行业的整合应用。目前,农业银行金融IC卡已实现对电力、烟草、自来水等行业应用卡的标准整合应用,下一步,农业银行移动金融将以此基础,以移动金融终端为桥梁,对接政府部门、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流通追溯体系等涉农机构和项目,整合跨行业应用。 

近年来,广发银行抢抓移动金融发展机遇,重点开展移动远程支付、近场支付业务的渠道、产品和服务建设,聚焦手机银行、近场支付等重点产品建设,推动在移动支付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并于2014年在深圳、宁波和成都三家分行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广试点。目前,三家试点分行所有自助设备和POS机具均可受理金融IC卡。 

华虹设计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华虹设计公司按照《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安全可控是移动金融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的立身之本要求,继续强化高安全、高可靠的核心技术。在移动金融市场上,华虹设计公司已经展开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将移动金融与行业应用相结合作为主攻方向。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的芯片产品可支撑SWP-SD、SWP-SIM、eSE等多种移动金融产品形态。按照《指导意见》以及满足移动金融大容量、高性能、高安全的要求,华大电子公司将于2015年推出基于55nm工艺的芯片产品,这将是业界第一颗高安全55nm的移动金融芯片产品,能有力推动移动金融的发展。 

随着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相关金融业务后续跟进。如移动理财基金(余额宝等)、移动银行、移动证券(网上证券经纪)、移动保险(网上保单销售与理赔)、移动信贷等。 

在信贷领域,基于金融IC卡的手机信贷在便捷的基础上更加安全,在已对借款人资信评估、授信的前提下,借款人可随时随地办理自助贷款、还款和查询业务。此外,移动信贷的灵活性也为企业带来了融资便利,能够提高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据移动金融专业人士介绍,移动银行通过安全单元芯片(SE)、非接通信和移动网络相结合方式,开展安全与便捷并重的发展路线。安全方面,移动银行的一切资金类交易均由SE提供安全保障,降低了风险;便捷方面,非接触式受理环境与电子现金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移动互联网下丰富的数据服务使金融机构更加贴近用户。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