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解密中国国际收支:热钱涌入还是资本外逃?

解密中国国际收支:热钱涌入还是资本外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1月21日13:53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雷曼危机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正在发生显著的调整,这实际上反应的是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中国内部改革和长期对内对外策略框架的调整。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兴业证券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雷曼危机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正在发生显著的调整,具体表现为:经常项目下货物出口下平台,对外输出服务性需求;金融项目下直接投资由流入逐渐转向流出,证券投资潜力巨大;外储不再高速积累;国际投资头寸转向藏富于民。

报告认为,在中国长期战略从对外出口转向对外投资,意味着需要一个相对强势的人民币作为支撑,有近4万亿外储作为安全垫的人行有能力在外汇市场上稳定本币币值。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的背景下,贬值并不是出口的最优选择,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扩大进口以需求换需求、对外投资绕开贸易壁垒或是更优选择。因此出口并非没戏,但顺差难有提升。

顺差收窄,FDI流入不增长而证券投资上升,意味着外资将更多以金融负债而非金融资产的形式流入。因此,国内的整体杠杆会出现提升,且资金流入的久期会变短。这要求汇率保持相对强势的同时需要增加其弹性来对冲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

以下为报告摘要:

雷曼危机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正在发生显著的调整,这实际上反应的是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中国内部改革和长期对内对外策略框架的调整。

经常项目的变化:

货物出口增速下平台。经常项目中的一个变化是商品贸易顺差趋势收窄,这主要是由于货物出口的增速已不复上一轮周期(02-07年)的高增速,有多方面原因:1)全球商品需求疲弱、2)贸易全球化放缓、3)中国出口竞争力减弱等。

对内扩大进口,对外输出服务性需求。另一个变化是服务进口(出境游等)迅速增长,这源于人民币购买力和居民收入的上升,以及巨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如果政府把促进进口作为中国商品和资本走出去的筹码,那么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将扭转经常项目大幅流入的格局。

金融项目的变化:

直接投资由流入转向流出。2011年以来,FDI就进入平台期,其中制造业FDI不断萎缩。由于中国长期策略旨在推动资本走出去后,直接投资将由FDI主导转向ODI主导。

证券投资潜力巨大。QFII、RQFII额度等指向当前外资对中国的配置比例较低,随着未来资本项目的开放以及MSCI指数权重的调整等,将系统性的推升中国配置价值。当然,这也是双向的,QDII额度等指向国内配置海外的意愿。

外储:不再高速积累。天量外储带来的负担开始受到关注,央行减少了对汇市的干预。外汇占款同经常项目顺差的相关性将明显降低,外储也难再有明显增长,流动性将更加依赖央行的主动投放。

国际投资头寸:转向藏富于民。中国有大量的国际投资头寸,但收益太低,原因是外储占了大部分。政府降低外储积累,鼓励资本走出去,将会提高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头寸占比,这种藏富于民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回报率。

经常项目:出口下平台

经常项目顺差放缓。金融危机以来,经常项目顺差平台不断下移,已明显低于上一轮周期。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已回升至较高水平,经常项目顺差的放缓主要是由于服务项逆差的明显增长。

出口下平台。在货物贸易方面,出口、进口增速都同时放缓,这导致货物贸易顺差仍是高位。但出口增速的明显放缓已给中国的出口企业以至于中国经济带来了明显的拖累。

外需疲弱、贸易一体化放缓等拖累中国出口。中国出口已不复上一轮周期的高增速,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全球缺需求,其中部分原因是劳动力增速放缓;2)贸易全球化放缓,2012年以来全球出口额停滞;3)中国出口竞争力减弱,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有效汇率走高等因素。

经常项目:货物服务进口是巨大市场

旅游服务逆差迅速增长。经常项目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服务进口(特别是出国旅游等)迅速增长,这背后是中国不断走高的居民收入以及巨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

促进口可能成为中国资本走出去的筹码。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对很多国家都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资本走出去遭遇困难中,促进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筹码。如果政府继续出台促进口政策,那么可能到导致货物贸易顺差下降。

中国巨大的消费能力或缓解全球缺需求困境。在当前全球普遍缺需求的背景下,中国巨大的消费能力意味着更大的谈判力量。如果政府进一步放开货物及服务进口,或部分解决全球普遍缺需求的困境。

金融项目:直接投资由流入转向流出

FDI已停滞不前。2011年以来FDI就没什么明显增长,特别是制造业FDI更是不断萎缩。这背后是中国投资回报率的走弱、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遭遇挑战等。

ODI迅速增长.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则是迅速增长。政府也开始进一步推动资本走出去,比如一路一带等,意味着ODI或将进一步加速增长。从整体上看,直接投资将由FDI主导逐渐转向ODI。

金融项目:证券投资潜力巨大

证券投资流入加速。金融危机后,证券投资迅速是加速的趋势。从当前来看,可能受到对中国改革预期等因素的推动。

证券投资潜力巨大。在未来,证券投资的流入或将进一步加速:MSCI指数权重的调整。A股还没有纳入MSCI指数,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权重也跟中国经济体量不相配。MSCI指数权重的调整将带来全球资金配置中国证券的需求。

资本项目开放的推进。未来资本项目的开放将带来更多的证券投资。从韩国的历史来看,1993年金融项目放开后,海外资金在韩国证券投资迅速上升。

外债成本低于国内融资成本。中国国内的杠杆率已处于偏高的水平,但中国外债水平仍很低,而且海外融资成本明显低于国内。这样,债券市场也可以吸引很多海外资金流入。

QFII、RQFII额度等指向外资对中国有不弱的配置意愿。QFII额度、RQFII额度都在快速增长,这指向外资对中国配置的意愿并不弱。

证券投资国内也将走出去。QDII额度指向国内配置海外的意愿也不弱。而且,央行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这种藏汇于民的格局下,国内配置海外证券也将加速增长。

国际投资头寸:转向藏富于民

国际投资转向藏富于民,有利于提高回报率。中国有大量的国际投资头寸,但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收益明显低,原因是外储占了国际投资头寸的大部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私人投资形式占比明显偏低。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大量外储带来的负担,试图放缓外储积累,鼓励资本走出去,这些措施将会提高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头寸占比,这种藏富于民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回报率。

外储:不再高速积累

外储积累速度明显放缓。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曾提出外储成为负担,这可能导致了其后政府对外储态度的转变,央行减少了对汇市的干预,外储积累速度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减少。央行对汇市态度的变化导致了外汇占款同经常项目顺差的相关性将明显降低,外储也难再有明显增长,流动性将更加依赖央行的主动投放。

[责任编辑:李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