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四季度GDP同比增长7.3%。
1)2014年GDP增速虽然比2013年的7.7%显著回落,但和预期相差不大,符合“新常态”的定调,也符合此前“7.5%左右”的提法,算是一个不悲不喜的表现,考虑到此前多项宏观数据的连续下滑,7.4%的增速实际上略偏正面;
2)包括工业增加值、发电量等多个工业指标均有改善,但尚不能据此认定经济已经见底;
3)消费部门的稳定器作用已经体现出来,尽管受到房地产转冷和反腐的冲击,但得益于强劲的就业需求,消费总体回落较为温和,对GDP的贡献率近年来首次超过50%,只要不爆发系统性危机,那么在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下,2015年就业市场仍有望保持稳定,消费对GDP仍将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不过过低的通胀可能是个问题,一般低通胀都会伴随失业率的上行压力;
4)投资增速下滑的势头仍在持续,这一压力仍将是今年的最大负面因素,虽然12月中央项目增速明显反弹,但地方增速仍在下滑,考虑到今年对地方债务融资的严格限制,过去那种中央带动地方的规律能否重现尚不得而知,依靠中央投资对冲地方投资下滑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房地产投资尚未企稳,销售端的回暖尚未传导至投资端,对家电等零售部门的带动也不明显,地产投资下滑的压力至少在上半年仍会持续;总体而言,投资下滑将进一步拉低上半年GDP增速;
5)结合此前12月金融数据的大幅反弹,央行短期全面宽松的紧迫性有所下降,而1月多个宏观数据处于真空期,市场与央行都缺乏决策依据,若等到1、2月数据公布后再做决定,时间点可能太过延后,经济下行压力可能释放,因此政策进一步宽松仍是非常有必要的;若短期政策持稳,可考虑加大PSL规模,或针对县域涉农金融机构降准等定向宽松手段;在数据真空期,信用风险上升的势头料继续,这将对市场带来扰动。
(作者系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