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12月新增贷款不及预期 M2增速在正常范围内

12月新增贷款不及预期 M2增速在正常范围内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1月15日11:2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M2增速与预期差不多,新增信贷偏弱,显示目前货币不松的总基调基本没有变化,目前实体经济领域的流动性还是较为充裕的。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央行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973亿元,12月末M2同比增速放缓至12.2%,创2014年4月以来新低,也低于央行全年约13%的增长目标。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在分析2014年金融数据时认为,目前中国在处于“三期叠加”时期。2014年M2增速较往年下降,也是经济结构调整、银行表外融资收缩、产能过剩部门增速放缓、同业监管在货币增速上的反映。这也是金融适应经济的“金融新常态”。

盛松成认为,M2的增速比较低,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一是外汇占款明显减少。二是同业业务监管加强,导致货币派生能力的下降。三是存款偏离度考核指标实施,使得季末、年末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的积极性减弱,导致12月份存款增长不及往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认为, 半年来M2持续走低,给近年本已下行的物价涨幅再施重压,继续下行压力较大。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M2增速再次回落至12.2%,不太理想,宏观经济数据的改善仍需要M2回升的引领作用。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表示,M2增速与预期差不多,新增信贷偏弱,显示目前货币不松的总基调基本没有变化,目前实体经济领域的流动性还是较为充裕的。

数据还显示,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973亿元,同比多增2149亿元。12月社会融资规模扩大至1.69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比上年少8598亿元。

刘东亮表示,12月信贷数据低于预期,数据上看信贷投放意愿不强,但从分项指标看很有趣,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增长近1700亿元,创2009年以来同期最大值,远好于前几年,表明降息及放松限购对居民购房刺激作用较为明显,利于缓解地产下行压力。

“而计算出来的12月企业户中长期贷款新增近5300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刘东亮分析称,企业贷款“淡季不淡”对经济而言是积极信号,可能与之前央行调高合意贷款规模有关,也有可能与近期密集出台的投资计划有关,但这一势头与当前信用风险上升,资金风险偏好下降的势头相悖,其中是否有非市场因素存在,高增势头能否持续均有待观察。

刘东亮表示,12月社会融资是个亮点,达到1.69万亿,为下半年最高,回升至2014年上半年的水平,也好于历史同期,表外融资出现积极迹象,信托、委托贷款都有大幅增长,实体经济融资的可获得性出现明显上升,有利于经济企稳。如果社融高增的局面能够持续,则有利于缓解信用风险压力的上升,也有利于一系列投资计划的落实。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在报告中指出,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长放缓意味着商业银行仍然担忧传统领域的信贷风险。

刘利刚表示,据报道,去年最后两个月,监管机构鼓励商业银行放贷1.8万亿元,从而使得全年新增贷款达到10万亿元。但是,实际全年的放贷总额并未达到这一目标,这也反映出商业银行的两难处境。

一方面,由于经济下行,商业银行必须确保其资产的质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逐渐减小甚至取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国企的债务担保,这也使得商业银行的进一步规避风险。因此,央行也面临着难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的难题,因为仅通过货币政策难以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

高玉伟表示,虽然去年央行已经开启降息进程,但物价涨幅回落更快,会进一步增大社融成本偏高问题。为了缓解此一问题,进一步降息是货币政策必然选择。11月降息以来,短中长期市场利率全部飙升,而CPI、PPI反向走低,实际利率进一步上升。考虑货币、产出、物价间联动关系,货币政策该考虑量价齐动,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工具了。

刘东亮则认为,总体而言,12月金融数据除M2外整体尚可,中长期信贷的大幅增长也颇为有趣,这可能导致央行并不急于降息降准,估计1月份的数据也不会太差,只要金融数据不剧烈下滑,央行中短期政策基调上可能就会保持目前以静制动的格局。

刘利刚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通缩风险不断上升,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放松。预计中国今年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三次,每次降准50个基点,今年第一季度就可能第一次降准。

与此同时,2014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下降至3.84万亿元,低于2014年第三季度的3.89万亿美元

刘利刚表示,外汇储备的下降主要是受到汇率价格的影响,因为欧元日元在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分别贬值了7%和9%。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央行停止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并通过设定每日中间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

刘东亮指出,外汇储备下降不能简单认为是由资本外流导致,非美货币近期大幅贬值对外储估值的影响,以及央行对汇率可能的干预操作,都可能引发外储规模的波动。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