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人民币动态 > 沪港通不以交易论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衔枚疾进

沪港通不以交易论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衔枚疾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12月22日14:30分类:人民币动态

核心提示:对沪港通的价值判断,不应只看短期市场表现,更要着眼于长期影响。近期的市场表现并无碍沪港通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于两地金融市场的积极意义。从长期看,沪港通标志着中国内地资本账户加速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衔枚疾进。

作者姜楠 山晓倩

北京(CNFIN.COM /XINHUA08.COM)--自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闸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以来,沪港两地的成交数字和市场活跃度引起众多关注。同时,这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也证明了开放可行,风险可控。

沪港通满月交易欠活跃

历经半年多的筹备之后,沪港通试点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开闸。来自沪港两地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沪股通3000亿元总额度已使用710.6亿元,余额占比76.31%;港股通2500亿元总额度仅使用95亿元,余额占比高达96.2%。

自沪港通正式启动以来,从单日额度使用情况来观察,除开通首日沪股通成交额121亿元外,其余交易日双向交易均欠活跃。而港股通成交金额最高是12月5日的20.3亿元,沪股通的交易额为港股通的7倍左右。无论是交易还是持有,沪股通在活跃度和资金流动上都超过港股通,北上的资金超过南下的资金。

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鄂志寰表示,沪港通启动后,两地额度使用出现分化,尤其是港股通交易比较低迷。主要原因是港股通设置了50万元的门坎,主要面向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一方面,内地投资者已通过多种渠道投资港股;另一方面,相较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个人投资者对于香港股市交易规则及市场运行规律的了解需要一些时间;第三,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也较为谨慎。此外,也可能存在新增资金有限、长线资金仍未大规模进场以及AH股套利空间收窄等原因。

鄂志寰还表示,进入12月以来,沪港两地股市成交均有大幅度上升,沪港通对于两地资金流入股市将表现出循序渐进、逐渐上升的态势。

中国传媒发展基金香港区主管、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研究员梁海明表示,北上方面,一些机构投资者和基金需要修改投资策略,还有一些技术环节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外资投资A股主要是参考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目前而言,中国当前的经济数据令外资投资机构保持观望。同时A股目前接近全民投资的疯狂状态,这也让外资投资机构谨慎起来。

而南下方面可谓“生不逢时,时机不巧”。一方面欧洲和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加上油价大跌,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港股自然受到影响,恒指走势低迷,自然吸引力大减。而另一方面,最近A股非常火热,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作为中国内地的投资者来说,目前首选是A股。同时,内地投资者对港股还是有些不熟悉,因此也在保持观望的态度。

梁海明预计,这种情况不会持续。一是中国A股明年很大机会被纳入MSCI,这对拥有1.7万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资产的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大的诱惑。未来将会吸引一些长期的机构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二是随着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熟悉,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港股。

香港市场人民币资金未现紧张

沪港通的到来,为离岸人民币资金的回流打开了大门,特别是在香港地区。香港地区目前拥有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达9435.96亿元,加上超过存款证,人民币资金池合计可达1.13万亿元。

通过沪股通的运行机制,也大大改变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运行状态。

鄂志寰表示,沪股通涉及人民币结算及跨境资金调拨的安排。首先,沪港通为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资金开拓了新的投资管道,香港当地投资者可能会兑换更多人民币资金用于人民币资产配置。第二,在沪港通的制度安排下,内地投资者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香港市场,将增加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资金池来源。第三,对于大量海外投资者而言,沪股通提供了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新管道。根据沪港通的相关安排,海外投资者可以借道香港投资A股,卖出证券后的资金必须原路返回到香港市场,预计可吸引大量海外地区人民币资金在香港沉淀,从而扩大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

为了满足沪港通后出现的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需求,香港金管局从2014年11月10日起向参与香港人民币业务的认可机构提供人民币日间流动资金,并指定7家银行作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一级流动性提供行。而自2014年11月17日起,取消香港本地居民每日人民币兑换上限。

鄂志寰强调,沪港通开通初期,沪股通买入金额大于港股通买入金额,但香港市场人民币资金未出现紧张局面。个人人民币兑换限额放开,制约个人人民币业务的主要障碍解除,香港的个人人民币相关业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个人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持续攀升。考虑到沪股通对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推动作用,预计到今年底,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含存款证)可能接近1.15万亿元。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风险可控

尽管沪港通开启一个月后的成交并不活跃,但其对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梁海明指出,沪港通不应该以额度、行情、交易论利弊,其更加着眼于对中国股市改革乃至金融改革的重大利益。表面上看,沪港通是地域上连通了上海和香港。但实质是中国通过香港连通了世界的资本市场。这不但是对打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又一个突破口,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前的一个动力。

梁海明认为,沪港通不火爆,说明了诸如大量资金逃离中国内地、冲击A股市场等风险没有出现。实际上,慢工出细活,细水长流更符合中国内地、香港股市的长远利益。目前由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单极体系不但没有改变,美元的地位还有所加强。这说明在未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天下太平需要美元,天下大乱更需要美元”。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不能盲目乐观,急于求成,而应脚踏实地,扎实走好每一步。争取在未来5年,人民币可以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国际第三大货币。

鄂志寰也表示,对沪港通的价值判断,不应只看短期市场表现,更要着眼于长期影响。近期的市场表现并无碍沪港通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于两地金融市场的积极意义。从长期看,沪港通标志着中国内地资本账户加速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衔枚疾进。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金融信息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