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币 > 中国央行 >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新常态下的理性选择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新常态下的理性选择

上海证券报2014年09月18日09:02分类:中国央行

核心提示:刘煜辉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不会用一个强烈的紧缩政策或者用一个让市场出清的力量集中释放的方式去挤破泡沫,来进行调整。目前央行使用结构化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某种程度上是新常态下的一种理性的选择。

——访中国社科院教授刘煜辉

■目前央行使用结构化的货币政策或者定向金融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某种程度上是新常态下的一种理性的选择。这是一个在过渡期的过渡安排,未来随着各项体制层面改革的推进和展开,比如财税体制的改革,中央和地方利益关系的重新理顺,中线的效果指向是非常明确的。

■货币政策的结构化不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安排。长期的结构安排如果偏离现金流的导向和资本回报的导向,必然会产生一个负面的效果,资源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错配。因此长期还是要靠配套的改革,形成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新常态下,政策是一个“慢撒气”的过程,就是不会用一个强烈的紧缩政策或者用一个让市场出清的力量集中释放的方式,去挤破泡沫,来进行调整。未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靠把时间拉长,靠接下来各个关键领域的深水区改革,使得无效需求慢慢收敛和萎缩,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让金融资源流向有效率的部门和方向,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重构。

■下一阶段,中国一定会进入经济杠杆调整的过程,为保证在可控的状态下进行,需要一整套货币金融政策的机制安排,用一个更加稳健、审慎的货币金融环境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过去一年多,尽管市场频频有降准或者调低利率的声音,但央行仍然主要在资产端进行调控,根本原因不是来自于经济,而是来自于体制,存在大量软约束的主体。主体还没改造好,配套改革对主体还没有形成合力,央行在准备金、在负债这块就很难有太大的操作空间。

■金融改革是有前提的。如果没有财政改革、没有行政体制的改革,金融改革的单兵突进可能导致金融的混乱。整个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如果没有完成,主体的行为是软约束的,行为没有变化的话,任何形式的金融变量的改革,可能都是旧的运作模式的延续。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就货币政策与经济新常态问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刘煜辉。刘煜辉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不会用一个强烈的紧缩政策或者用一个让市场出清的力量集中释放的方式去挤破泡沫,来进行调整。未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靠把时间拉长,靠接下来财税体制的改革,以及各个关键领域的深水区的改革,使得无效需求能慢慢收敛和萎缩,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让金融资源流向有效率的部门和方向,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重构。

在这种情况下,刘煜辉认为,目前央行使用结构化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某种程度上是新常态下的一种理性的选择。

新常态描述的是一个转型的过程

上海证券报:您觉得应该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

刘煜辉:新常态这个词描述的是一个经济体从繁荣到衰退再到经济重新走出来的过程,是经济调整、结构调整的过程。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下移、人口红利窗口关闭、包括市场化的一些因素衰退,导致了生产率的下降、经济减速。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新常态,代表着他们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形势的判断,也同时说明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对规律的尊重。

新常态描述的是一个转型的过程,应该是经济从一个旧的稳态经过调整转到一个新的稳态的实现的过程。具体到中国,意味着中国结束过去30年的10%以上的经济增长的状态,经过转方式、调结构,最终实现经济的新形态。未来的新形态,我个人的感觉是:有可能是稳定在5%-6%的长期的经济持续增长。这时候经济可能是一个新的结构,是一个更高附加值的结构,意味着转型的完成。目前7%-8%之间,可能是一个调整的中间站。从这个角度讲,新常态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念。

新常态对应的是旧常态。旧常态下,对经济状态不是那么超然和淡然,对规律不尊重,所以每当经济有下行压力的时候,总是用比较强的需求管理的政策,想把经济的速度重新拉起来。这样不是不可以,也可以把短期的经济增长提升到潜在增长水平之上2-3点去运行,但是维持,要付出违背规律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通货膨胀、资产的泡沫、资源的错配,包括资本回报不断地衰退,投什么都不赚钱。

在新常态下,结合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来的“三期叠加”和“经济十论”,“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将是坚定不移的。

新常态下的政策是“慢撒气”

上海证券报:那么,新常态下需要什么样政策和相关的货币政策?

刘煜辉:这其实就是“转方式,调结构”需要什么样的政策配合。我理解,在新常态下,就是一个“慢撒气”的过程。文件的表述是:我们不做颠覆性的事情。

所谓“慢撒气”,就是不会用一个强烈的紧缩政策或者用一个让市场出清的力量集中释放的方式,去挤破泡沫,来进行调整。未来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靠把时间拉长,靠接下来财税体制的改革,以及各个关键领域的深水区的改革,使得无效的需求能慢慢地收敛和萎缩,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让金融资源流向有效率的部门和方向,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重构。

下一阶段,中国一定会进入经济杠杆调整的过程。要做这个手术,我个人认为,可能要在一个购买了“医疗保险”的状态下进行,在可控的状态下进行。所谓医疗保险,实际上就是一整套货币金融政策的机制安排,货币金融政策起到的就是医疗保险的作用。用央行的话来说,就是用一个更加稳健、审慎的货币金融环境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事实上,从去年6月份发生流动性危机之后,央行在信用结构的调整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市场叫做定向金融政策,实际上就是货币政策的结构化。我们看到,流向不健康的融资需求确实在开始萎缩。而流向中央确立的“转方式、调结构”方向的,在显著上升。这些都和央行过去一年多的所推行的货币政策的结构化的创新引导是分不开的。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速未来可能会进一步下台阶,反映的是一个新常态的过程,但是经济的质量和结构会逐步向上。

[责任编辑:吴丹]